学校简介
贵阳市第十六中学建于1959年,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新华路99号,占地面积21207.1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59.79平方米,绿地面积1000平方米。
教学理念
"社会所需要的,就是他们所培养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社会需要,服务地方经济,是贵阳十六中办学的方向。在高科技信息时代,该校以计算机为骨干专业,培养各类计算机中级管理人才。该校拟开办9个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微机、会计电算化、电子信息技术、涉外文秘、装饰设计、计算机通信、现代市场营销,其中五个专业开办"3+2"办学模式大专班。各专业均开设计算机主干课,生均可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学生可成为既懂专业知识,又能操作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设备
是贵阳市中学计算机学科基地。拥有能满足各专业教学需要的设施设备。有4个大型微机室,300余台微机(已以互联网),2个多媒体教室,电子电工实验室、物理实验室、计算机维修室、财会模拟室、形体训练房、美术室等各1个。
办学理念
学校管理坚持严格、科学、民主、高效。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实行技能考核制度,使学生在获得扎实的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熟练的操作能。
教学成绩
十六中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道路。从1997年至今,该校独立承担一项市 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现已结题,研究成果已在全省推广。)承担市级课题两项子课题的研究任务,(现已结题,研究成果即将在全市推广)。参加两个"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的研究。2000年,该校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国家级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优秀实验学校,获该课题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3人次,市级1等奖1人次,三等奖4人奖。通过教育科研,使该校获取大量国内外教育信息,转变了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已形成共识。该校教师撰写教改论文200多篇、公开发表42篇、获奖15篇。提供省市级示范课20多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成为把全体学生培养成才,成为该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奋斗目标。 学校有大型计算机室5个,400台计算机,已建立校园网,各种实验室17个,还设有食堂,学生公寓,教学、生活设施齐全。
该校基础教育,现有30个班,在校学生1800人左右。历年来重点高中升学率均达50%以上,2015年中考初三年级近一半的学生分数在500分以上,600分以上3人,在贵阳市名列前茅。其中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表达出强劲的竞争势头和学习潜力。2000年以来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206人次获国家、省市级奖。特别是2004年贵州省首届数学竞赛中该校学生获一等奖就有8人,2005年贵州省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10人。#p#分页标题#e#
学校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多样,构建了中职与高职互通立交桥,还建立了与东部地区联合办学和就业机制。学校连续两届获贵阳市职业学校教学综合评估一等奖。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204人,其中专任教师183人,贵州省级骨干教师1人、贵阳市专业技术带头人1人、贵阳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硕士研究生4人、在读研究生8人、高级教师60人、中级教师64人、专职计算机教师20人。
学校荣誉
几年来,该校为社会培养了2000多名合格毕业生,输送到高等教育院校和全国各地就业岗位,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00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003年被国家教育部、信息业部确定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培训学校,先后还被定为“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实验学校”、“贵阳市中学计算机学科基地”、“贵阳市公务员计算机培训基地”、“贵阳市教育局、科协计算机竞赛基地”、“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样板学校”。
办学历史
贵阳市第十六中学建校于1959年,1993年以后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相继成立贵阳市第四职业学校、贵阳市信息技术中等专业学校。该校现为一套班子三块牌子,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学校。2000年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003年被国家教育部、信息业部确定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培训学校,先后还被定为“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实验学校”、“贵阳市中学计算机学科基地”、“贵阳市公务员计算机培训基地”、“贵阳市教育局、科协计算机竞赛基地”、“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样板学校”。现有教职工204人,其中专任教师183人,贵州省级骨干教师1人、贵阳市专业技术带头人1人、贵阳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硕士研究生4人、在读研究生8人、高级教师60人、中级教师64人、专职计算机教师20人。
办学条件
该校是贵阳市中学计算机学科基地。拥有能满足各专业教学需要的设施设备。有4个大型微机室,300余台微机(已以互联网),2个多媒体教室,电子电工实验室、物理实验室、计算机维修室、财会模拟室、形体训练房、美术室等各1个。学校管理坚持严格、科学、民主、高效。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实行技能考核制度,使学生在获得扎实的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