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第二实验中学公立

专业与就业指导量身定制雄厚的师资队伍完美的教学设备军事化的管理优美的教学环境完美的就业体系学校咨询老师1对1
当前位置:学成网 > 初中学校 > 贵州初中 > 贵阳第二实验中学
当前位置:学成网 > 初中学校 > 贵州初中 > 贵阳第二实验中学

贵阳第二实验中学

性质:公立
层次:初中
贵州初中
贵阳第二实验中学
4.6 很好环境4.6分   师资4.8分   服务4.6分   效果4.4分
院校性质:公立办学层次:初中
学校形式:全日制建校时间:1992年
学校地址:贵阳市云岩区金仓路5号
贵州初中
资讯MORE+
学校介绍
学校介绍

  学校简介

  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是一所实验性、示范性的重点中学。地址为贵阳市云岩区金仓路5号。分校为贵阳致和实验中学。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教师优秀。办学理念为“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和谐发展奠基”;以“以德为首,面向全体;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以美辅德,以美启智,以体强身,以体健体”的教育效果。

  截止2006年有教职工171人,48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5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9人。据有关资料显示,为贵阳市名师最多的初中。

  自建校起,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管理科学化,治校严谨化,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子,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严格科学的管理形式“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学风;坚持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教育与教研相结合的教改实验,走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路子;坚持德育为首,开展广泛的课内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文化价值:学校的发展是教师的成长,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同步。

  奖项荣誉

  建校以来至2006年,教师有35人次在全国、省、市教学大赛中获奖,另有 200余篇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并获奖;学校在贵阳市中小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获唯一的一等奖,学校先后获得贵州省学校德育先进集体、贵阳市文明单位称号;贵州省红旗文明单位;NOI’1995第二届、NOI’1998第四届、NOI’2000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信息技术(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优秀学校、2005年贵阳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优秀检测学校”等称号;学校已成为贵阳市中学学生计算机实验基地,中央教科所“大成”美育的实验基地和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国家重点课题“九五”、“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实验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样本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1997年11月在贵阳市中小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获一等奖。

  办学成绩

  建校以来至2006年,学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获奖10000余次,并有多人多次在全国、省、市重大比赛中获金得银,成绩喜人,学生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及英语等学科竞赛获奖700人次。年年中考喜获丰收,升学成绩在贵阳市名列前茅。是贵阳市五大王牌公立中学之一。

  2007年,全校考入贵阳一中的有152人,2008年全校上600分的有172人,总体成绩位列全贵阳市第一。2007年,苑忠鹏同学获18届“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全国金奖。叶峪廷等14位同学获全国铜奖。#p#分页标题#e#

  2008年实验二中1184名毕业生中,总分600分以上的有172名,贵阳市排名前100名中有81人是实验二中的毕业生。2006—2007学年度2008届(17)班石伟豪、钟灵、杨光三位同学获贵阳市“三好学生”称号。李纳、袁雨婷、周媛媛获贵阳市“优秀班干”称号。

  2009年叶子云同学在贵阳市的中考中夺取状元桂冠。2010年,李尧同学在中考中取得全贵阳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中理综满分。学校也诞生了数十名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2013年贵阳市中考前十名我校占4席 其中,李响、独予豪 取得 620 的中考成绩 (李响同学中考的裸分为全市第三)。并且贵阳市(三区一地)600分以上的学生中,有1/5出自该校,居全市第一。

  2014年 贵阳市中考前十名中有3人出自我校

  教学科研

  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发展教育的需要,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坚持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教学科研相结合,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进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校参加了中央教科所组织的《初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践模式研究》,并承担了子课题《初中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分层次性推进系列化目标体系的研究》的实验,实验中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提出了迈好三个“第一步”的分层次训练设想,即初一年级“迈好入学第一步”,初二年级“迈好青春第一步”。初三年级“迈好理想第一步”。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带动课改实验,以课题成果指导课改实验,形成课改特色。教研活动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活动中着意营造了教学科研的氛围,使教师们全神贯注地研究新教材、新课标,探讨教法、学法,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课改以来,学校承担了市教科所、省教科所、中央电教馆四个子课题:“贵阳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全国中学创新作文理论与实践研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研究”、“基于网络下的教师自主学习素质的提高”。这些课题也正按课题实验方案稳步推行,两个课题处在结题之中。

  在教育教学科研中,学校加强了对教育教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校长牵头进行课题研究,聘请专家指导,组织教师参与研究和进行实验,纳入教育科研部门的组织管理。坚持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立足于解决当前推行素质实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几年来,通过抓教育科学研究,推进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促进了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

新闻推荐MORE+
热门专业MORE+
学校推荐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