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贵阳清华中学简称清华中学,创办于抗日战争初期1938年5月1日,是贵州省重点中学,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学校坐落在贵阳市花溪区。据2015年8月该校官网显示,学校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余人,教职工2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85300平方米(约128亩)。
办学历史
1938年年初,在七七事变后背景下,一群清华大学的学子们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开始计划学校的创办。
1938年5月,“私立贵阳清华中学”正式开学。
1938年9月,长沙失守,省政府决定将学校迁至郊外,学校移至花溪。
1942-1944年,学校渐成规模,学校除邀请知名人士外,还有一批西南联大的学生前来任教。
1951年8月,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贵州省花溪中学。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试行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了中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1956年2月,学校更名为贵州省贵阳花溪中学。
1959年,学校再次更名为贵阳花溪中学。
1963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学工作暂行条例》(草案),条例中指出中学的教育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花溪中学一并成为重灾区,形式上搞“开门办学”、“以干代学”、“学工学农”,仍尽力维持正常教学秩序。
1977年,学校恢复了高考。
1978年,学校被列入贵阳市重点中学。
1978年12月22日,三中全会后,对“十年动乱”造成的种种破坏,学校提出在2~3年内恢复好的作风和传统校风的任务。
1979年5月1日,学校恢复停止了十四年的校庆纪念活动。
1982年12月,贵州省批准学校为重点中学。
1983年4月,学校明确“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振兴中学”为学校校训,原清华中学校歌为校歌。
1984年,学校概括形成新的校风、教风、学风。
1985年12月10日,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校名从“花溪中学”恢复到“清华中学”。1992年5月1日,“奇梅图书馆”落成。
1999年,学校被列入特色学校。
2001年9月,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贵州省学校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2006年,学校被评为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二类)2013年4月,校办学史《清华记忆》丛书响出版。
办学规模
据2015年8月该校官网显示,学校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85300平方米(约128亩),校园绿化面积40585平方米。男、女生宿舍共2250平方米,学生食堂1638平方米。
学校荣誉
据2015年8月该校官网显示,学校已获”未成年思想道德示范学校“、五好”基层党组织“、五好”基层党组织政法先进单位、政法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诗词校园、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省校级样本省校、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南京大学优质生源基地、职工书屋、安全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