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九中公立

专业与就业指导量身定制雄厚的师资队伍完美的教学设备军事化的管理优美的教学环境完美的就业体系学校咨询老师1对1
当前位置:学成网 > 初中学校 > 四川初中 > 泸县九中
当前位置:学成网 > 初中学校 > 四川初中 > 泸县九中

泸县九中

性质:公立
层次:初中
四川初中
泸县九中
4.6 很好环境4.6分   师资4.8分   服务4.6分   效果4.4分
院校性质:公立办学层次:初中
学校形式:全日制建校时间:1958年
学校地址: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九中(合牛路北)
四川初中
资讯MORE+
学校介绍
学校介绍

  学校简介

  泸县九中位于牛滩镇,隆纳高速公路牛滩出入口约500米处,距泸州市区、泸县县城及隆昌仅十余分钟路程,与全县均有高等级水泥路连接。校园三面环水,形似半岛,风光旖旎,园内宽敞洁净,绿树成荫,翠草欲滴,花香四溢,大型石刻与气派大厦分布其中,亭台楼阁与碧水垂柳点缀其间。菁菁校园,雅韵流芳,是莘莘学子高质量地学习和惬意生活的理想圣地。办学历史泸县九中始建于1958年。最早的泸县九中,始称泸县七中,当时学校规模小,校址在牛滩金山寺。1961年,学校因生活困难而停办1年(此段历史为兼并的牛滩镇初级中学历史)。1962年,由于教学需要,部分搬迁至胡市(今泸州市十七中校址),学校留下小部分班级,并迁至现址,称作“泸县民办中学”(属全民所有制)。1969年12月,“泸县民办中学”由宜宾地区行署批准为“泸县九中”,全称“泸县第九初级中学”。

  办学规模

  回眸九中50年,岁月峥嵘,风雨沧桑,九中人走过了一段顽强坚守、执着耕耘的历史,艰难曲折、百折不回。风雨坎坷、矢志不渝,这就是九中人代代传承的创业精神。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址在泸县牛滩金山寺。1959年迁到现址。1965年,发展为拥有7个教学班,占地20余亩,学生300余名,教职工15人的小型学校。到2002年,泸县九中发展成为占地50余亩,教学班23个,学生1000余名,教职工100余名的中型学校。今天的泸县第九中学,占地面积从50余亩增加到215亩;学生人数从1000余人增加到6000余人,教职工从100余人增加到300余人;校舍建筑面积从1万余平方米增加到7万余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日趋完善,配置达到泸州市一流、省内先进水平。

  机构设置

  为强化学校各项管理,我校按照现代管理理念并结合学校实际,精细分工,设立了教务处、德育处、艺体处、职教处、总务处、党政办公室、招宣办公室、督导室。各处室分工明确,职能职责清楚,分工负责又通力合作,有机地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管理网络,体现了务实、高效的原则。

  师资力量

  泸县第九中学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纪律严明、乐于奉献、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教师团队。257名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209 人, 研修班结业27人,中学高级教师 45 名,中学一级教师95 名,国家、省、市、县各级学会会员100余人。1999年以来,学校有80多名教师参加西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举办的“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的研究进修班学习。

  所授荣誉

  泸县第九中学以深刻的改革和前瞻的办学理念实施跨越发展计划,使学校实现了六大跨越:一是办学理念不断提升,二是管理机制全面健全,三是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四是教育科研上档升级,五是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六是硬软件设施日趋改善。#p#分页标题#e#

  学校品牌不断提升,先后取得“泸州市文明单位”、“泸州市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等称号。泸县第九中学— 一所焕发了生机的优质高中在川南赢得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誉,2008年喜获“四川省100佳‘巴蜀名校’”称号。为学校创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成果

  敢为精卫填沧海,愿作夸父追太阳。泸县第九中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各届领导班子,和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2002年以来,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办学思想是学校方向之本,管理是高效之本,资金是发展之本,发展是强校之本”的新理念、新思想、新管理、新形象打造九中,教师们执着耕耘于泸县九中这片教育热土,实现了九中新跨越。

  2008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跃居泸州市前十强, 这是继2004—2008年,连续五年获得“泸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综合评估一等奖”,续写的“低入口、高出口”的办学奇迹,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空军飞行学院等著名学府纷纷走进了泸县九中的学子。

  发展目标

  九中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五十年风雨兼程,见证坚守与执着;五十年坎坷崎岖,托举骄傲与自豪。发展中的泸县九中将直面机遇与挑战,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确定好今后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实现泸县九中两大转变,多元办学,推动学校质量效益全面发展和加快校园建设,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两个主题,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打造“川南名校”的办学目标,2009年将全面完成校园建设,实施校园的“文化工程”、“千树工程”和教师“安居工程”;与时俱进的实现两大转变:一是从单一的普高办学模式向多元办学模式的转变,全面完成国家级课题“构建农村中学生多元成才办学模式”研究,普高在确保泸洲市前十强的基础上稳中求进,职业教育做大做精,艺体教育办出特色;二是从注重规模发展向注重内涵发展的转变,打造一流的团队,提供一流的服务,实现一流的管理,争创一流的教学质量,构建一流的和谐校园。

新闻推荐MORE+
热门专业MORE+
学校推荐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