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成都市新都第一中学校坐落于省会成都市新都区,是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创建于1941年,原系私立“铭章中学”(为纪念血战台儿庄牺牲的抗日将领王铭章将军创建),解放后命名为四川省新都中学,后更为现名,1981年被确认为首批省重点中学,2001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983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1997年被授予“四川省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四川省教育厅授予“校风示范校”荣誉称号。
先后被教育部授予“体育传统项目先进集体”、“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根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土地面积86580平方米,建筑面积77525平方米,开办6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4000人,教职工390人。
办学历史
成都市新都第一中学校创建于1941年,原系私立“铭章中学”(为纪念血战台儿庄牺牲的抗日将领王铭章将军创建),解放后命名为四川省新都中学,后更为现名。
1950年11月9日起,学校由新都县人民政府教育科主持接交委员会予以接管。
1950年12月,新都县人民政府将县立初级职业中学初中部与私立铭章中学合并,定名为四川省新都中学校,设校址于原铭章中学校址。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十年浩劫中,新都中学校受到冲击。
1972年,恢复高中招生,学制两年。
1973年,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81年,被确认为首批省重点中学。
1983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1997年,被授予“四川省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四川省教育厅授予“校风示范校”称号。
2001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4年,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环保局授予“绿色学校”。
200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公派中学生留学的学校。
硬件设施
根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修建了含办公、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电子计算机室、图书阅览、演讲厅为一体面积7000余平方米的综合楼和教学楼,学生、教师食堂,50m×8泳道标准游泳馆,400M×8跑道环形标准运动场及容纳3000余人的看台,体育馆,购置了130余万元的图书、电教、实验器材,学生宿舍(备有洗漱、淋浴、厕所、壁橱、写字台等)七幢,学校为教职工建造了三室一厅、三室两厅的单元住房达283套之多。
办学规模
2017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土地面积86580平方米,建筑面积77525平方米,6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4000人。
师资力量
根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高中部教职工390人,专任教师259人,其中特级校长1人,特级教师3人,市、县学科带头人12人,高级教师138人,一级教师84人,外籍教师5人,获全国、省、市、县表彰和奖励的劳模、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180多人。#p#分页标题#e#
学校荣誉
成都市新都第一中学校1981年被确认为首批省重点中学。1983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1997年被授予“四川省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四川省教育厅授予“校风示范校”荣誉称号。先后被教育部授予“体育传统项目先进集体”、“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1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环保局授予“绿色学校”。200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公派中学生留学的学校,从1992年至2012年,教育教学质量连续19年受到成都市教育局表彰。
2020年12月,入选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名单。
2020年12月28日,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表彰为“第二届四川省文明校园”。
学校活动
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音乐社、街舞社、动漫社、街拍T台社、交响乐团社、琴筝社、摄影社等社团。
清明节学生以烈士陵园扫墓、网上祭英烈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先烈。五四青年节开展“中国梦·铭章情”团歌合唱比赛、“铭记五四·奉献青春”演讲比赛。在新都区教育局组织的纪念一二·九运动七十八周年演讲比赛中,该校学子获得特等奖。
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各班主办主题黑板报、节日小报,学校文学社和校园之声广播站举行诗文创作交流会,国庆节举办“诵读经典·见证青春”诗歌朗诵会。
2014年3月,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走进新都区小星星儿童心理康复中心,开展了“大拉小手,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活动,并在学校发起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倡议。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组织参与新都区志愿者协会举办的“创意集市·爱心义卖”活动,为留守儿童募集衣物、书籍、玩具等,并制作手绘T恤、爱心玫瑰、书画作品、手工作品等参展义卖。
学校定期开展校园十佳歌手大赛、“金话筒”校园主持人大赛、书画摄影作品展、元旦文艺汇演等艺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