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简称“科中”或“科大实验”)位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与电子科技大学于联合成立创办的寄宿制公立高完中,于2009年9月开学。2018年9月开始学校一校两区分区治理,两个校区相距约1公里。初中部设在天骄校区,位于西源大道天骄路6号,占地面积57亩;高中部设在清水河校区,位于西源大道合源路6号,占地70亩、投资5亿元。2018年5月,学校被评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特色
“大中融合”,是科中的学校特色之一。自建校之初科中便借力良好的高校资源优势,致力于探索“大学与中学融合”。科中师生同等享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体育场、游泳馆等教育教学资源及生活设施。科大教授在科中开设哲学基础、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数学建模等选修课程以及各类科普讲座、成长分享。聘请科大教授担任学子自主招生导师,聘请科大校友企业家担任学子人生导师。在新校区,科中将建立多个STEM创新实验室,促进拔尖科创人才的早期培养。每一位科中学子都将获得与导师双向选择进入一个实验室的机会,个性化设计大学升学方案,为自主招生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高中”,正在成为科中的名片。学生全方位参与科创活动,在信息学奥赛、“未来城市”、市科创大赛、JA公司大赛等斩获多项大奖。特别是VEX机器人比赛,队先后获得多次省赛冠军;多次亚锦赛中国区冠军(其中2016年包揽冠亚季军,2017年包揽冠亚军);多次获得国赛冠军;多次获得亚锦赛冠军。
“国际化科中”,科中国际化特色鲜明,学校一直致力整合中外教育资源,注重多学科和多元文化融通。采用美国成熟的DOK知识等级体系作为教学工具,帮助教师们建立严谨的知识等级助力课堂教学,也采用PBL项目式学习开展STEM教育,助力新课改。学校开设了典范英语、英语口语、英文写作、英文戏剧、欧美文化、欧美电影赏析、口语角、戏剧展演等课程。学校与加州大学、美国教育联合会、美国西部教育联盟、英国南柴郡中学、诺森比亚大学、匈牙利佩奇大学、美国圣荷塞州立大学等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科中学子每年假期都将走入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开展研学活动。
“学为教纲”,是科中一直坚守的办学理念,学生是教师之纲、学校之纲,学生的学业是教学之纲,学生的成长是教育之纲。倡导“吃好、睡好、运动”的三好工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新课改的准备;建设科技课程;艺体教育课程化、体系化;打造泛在式学习空间;开展“引悟”课堂的探索等,聚焦人文素养,挖掘内在动力,突出核心素养的主动生成。#p#分页标题#e#
理念文化
1.办学目标: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名校。
2. 办学理念:学为教纲。
3. 学校校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 校 风:求真务实,尚知笃行。
5. 教 风:明德启智,修己立人。
6. 学 风:乐学善思,自砺勤奋。
7. 学校精神:大气大为,追求卓越。
8. 育人目标: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力、终身学习力、卓越表现力的现代公民,为未来高素质人才奠基。
师资力量
学校专任教师103人,师生比为1:13.5,专任教师获得硕士学位和研究生进修班毕(结)业共24人,占任课教师的23.3%。近三年,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吸收一批特级教师、名优教师,从省内名校引进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3人。学校集校内外力量,成立了学校管理、学科教学等12个“专家工作室”,加强骨干、名优教师校本研修,充分发挥校内骨干、名优教师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
学校有四川省特级教师4人(含常聘专家2人),四川省骨干教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市级青年教师2人,市级教坛新秀1人,市级以上优秀班主任5人。
近年中高考
近年来中考持续稳定,高考成绩稳步提升。
2014年高考,一本上线比率为5.02%,本科上线比率为57.5%。超过部分省二级示范校。
2015年高考,一本人数达27人,一本上线比率为18.1%,本科上线比率为64.4%,超过部分省二级示范校。其中5人以优异成绩通过电子科大自主招生考试,并被电子科大录取。
2016年高考,一本人数达45人,一本上线比率为29.4%,本科上线比率达75.1%,超过部分省二级示范校。3人通过电子科大自主招生考试,2人被电子科大录取。
近年来中考成绩2017年高考,一本人数达125人,一本上线比率为60.38%;本科上线比率达90.33%。2018年高考,一本率为76.88%,本科率为96.02%。其中文科最高分634(全省94名),理科最高分664(高新区第二)。
近年高中录取
2015年,成都中考重高线为560分,科中高中录取线为542,重高线下-18;
2016年,成都中考重高线为570分,科中高中录取线为582,重高线上12;
2017年,成都中考重高线为550分,科中高中录取线为579,重高线上29;
2018年,成都中考重高线为543分,科中高中录取线为576,重高线上33。
清水河校区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新校区(清水河校区)位于西源大道合源路6号,距老校区(天骄校区)约1公里,与清水河一街之隔,毗邻电子科技大学、华为公司、万国数据中心、格罗方德等。校区投资超5亿元人民币,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5.5万平。
校区整体建筑风格延续老校区的“科中红”,布局科学,采光良好。教学楼、体育馆、创新实验室等功能室连为一体呈“H”形。食堂采用下沉式设计,外墙设计为垂直绿化植物墙。操场采用真草皮,扩大绿化率,校内有银杏广场,在教学楼之间种植大型景观树木。同时,在校园、廊道安置座椅,让同学们享受现代设施设备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呼吸。#p#分页标题#e#
校区建设体现“学为教纲”的学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校园布局、软硬件配备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校区采用未来学校设计理念,配备专业的音乐厅、小剧场、室内篮球馆、室内羽毛球馆发展科中学子的艺体、人文教育。打造泛在式学习空间,一个班配备2-3个研修室,尊重人的认知规律,满足人的探索欲求,在图书馆、楼道等各处设置学习讨论空间,同学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交流。学生宿舍上床上桌、四人间,有独立卫生间、洗漱台。
校区以信息化和物联网为基础,打造智能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有机融合。实现无线WIFI高质量全覆盖,摄像头、智能感应设备、智能分析系统,监测、管理学生的健康、出勤等情况。教育教学实现智能管理,从学校选排课系统,到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系统等方面实现智慧互通。
校本课程
学校近年来综合开设了选修IB中14个学科的22个模块供学生选修;选修Ⅱ课程的开发遵循“高校引领、内外联动、多方参与、学科融合、系统开发”的思路,尝试由三大学院结合高校专家的指导、统筹本校各学科教师研发课程群,先后开发课程三十多门。课程指导委员会依据课程实施情况对课程进行考核评价,评选优秀课程。近年来持续稳定开设、效果较好的校本选修课程有16门,比如:《机器人》、《信息学》、《未来城市》、《JA经济学》、《JA学生公司》、《CAP数学先修课》、《物理竞赛》、《心理社团》、《沙游社》、《模拟联合国社》、《英语新闻》、《名著阅读》、《运动舞蹈》、《慢速垒球》、《版画》、《辩论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