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
重庆市江津第六中学校,标准简称“江津六中”,是江津区委区政府直属的高完中学校,创办于1944年2月,原名“江津县立笋溪初级中学校”,1953年春私立时化中学并入后改名为“江津县第三初级中学校”,1973年更名为“江津县蔡家中学校”,1979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四川省江津县第六中学校”,1984年更名为“四川省江津笋溪中学校”,1998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重庆市江津笋溪中学校”, 2002年5月9日,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将“重庆市江津笋溪中学校”更名为“重庆市江津第六中学校”。
江津六中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45年至1949年间,中共津綦边区特支书记向天培(化名向云涛)和但林文同志(中共蔡家区委书记)受组织派遣,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笋溪中学(现名江津六中)开展地下斗争,把学校作为江津、綦江、南川、巴县、合江、桐梓、习水等地区的秘密联络点和指挥中心,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先后发展党员一千五百余人,为党培养了大批干部。其间,重庆发生《挺进报》事件,一批同志撤离来校,天培夫妇取得校方支持,作好安排,保存了革命力量,从而使这里成为川黔边区革命斗争的重要据点。
学校作为原地下党津南活动中心,具有光辉的历程和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1990年9月18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向天培同志的革命功绩,由地下党的同志捐资,在笋溪中学校园内修建了“馥兰亭”,由原四川省政协主席聂云贵同志题名。1996年清明节,“馥兰亭”揭幕,同时将向天培的墓迁至学校后山上。
交通位置
学校位于江津区蔡家镇,南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省道107公路从学校旁经过,距江习高速公路蔡家互通一公里里程,距江津城区40分钟车程,距重庆市区一小时车程。
条件优越
环境美:校园亭台古朴典雅,古树掩映。花园花木繁盛,绿草茵茵,四季鸟语花香。假山水池精巧别致、险峻生动。
设施全:现配备有多媒体校园网、校园广播系统、后勤IC管理服务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班班通教学设备、标准的理化生实施室和实验设备、英语智能考试室、标准计算机教室、舞蹈厅、录播系统、视频会议室等现代化设施。体育场地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其中塑胶运动场占地1.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8万余册,另有师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及音、体、美、卫、劳、科等学科功能室,生活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教育装备现代化程度高。
师资强:教职工191人,教职工中有高级职称教师28人、中级职称50多人。研究生及本科学历的教师占全校教职工人数的99.3%。有重庆市和江津区级骨干教师13人,江津区学科带头人5人,江津区十百千工程教师8人。#p#分页标题#e#
学校与区内外名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校本教研的开展,“卓越”课堂的打造,各种形式、途径的培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