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公立

专业与就业指导量身定制雄厚的师资队伍完美的教学设备军事化的管理优美的教学环境完美的就业体系学校咨询老师1对1
当前位置:学成网 > 高中学校 > 重庆高中 > 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
当前位置:学成网 > 高中学校 > 重庆高中 > 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

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

性质:公立
层次:高中
重庆高中
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
4.6 很好环境4.6分   师资4.8分   服务4.6分   效果4.4分
院校性质:公立办学层次:高中
学校形式:全日制建校时间:1944年
学校地址:重庆市太和镇
重庆高中
资讯MORE+
学校介绍
学校介绍

  学校简介

  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位于合川、铜梁、潼南交界的太和镇,始建于1944年。学校占地180余亩,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学校拥有100个教学班,其中高中班54个,学生3300人,初中班46个,学生2700人,在校学生6000人。在编教职工320人,其中专任教师280人。学生来自合川、潼南、铜梁、武胜等市县的30多个镇乡的60多个中小学。目前,学校有教学楼6幢,科教实验楼2幢,教师宿舍7幢。学生公寓5幢。学生食堂2幢,其内部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目前,该校是重庆市最大的高完中之一,正在积极创建全国一流的农村高完中。

  学校定位

  立足合川,面向重庆,创建全国一流的农村中学。

  战略目标

  在建校60周年时(2005年前后)创建成重庆市重点中学;建校70周年时创建成重庆市一流的独具特色的农村中学;

  建校100周年时,把学校建成全国一流的农村中学,在全国农村中学中有一定影响。

  历史沿革

  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始建于民国33年(1944年),时名合川县第二中学,简称“县二中”。

  1950年春停办,1956年秋恢复办学,名为四川省合川县第四初级中学校,我们采用的建校时间,就是从此时算起的。

  建校初期

  学校占地面积五万余平方米,教学班六个。学校师资力量极为薄弱,教学设施非常简陋,生活条件极差。零星散布在废墟上的校舍面积总共不到3000平方米。四周荆棘丛生、瓦砾遍地、乱石嶙嶙。

  针对这种境况,以王德达校长、陈其林主任为代表的老一代太中人,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团结、爱校、刻苦、博学”为校训坚持勤俭办学,从严治教的原则,实行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制度,使全校师生上下一心,同甘共苦,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奋斗,到1958年,发展为9个教学班。

  地理环境

  太和中学坐落在美丽的涪江之滨的合川区西北重镇太和镇,与铜梁、潼南两县交界,这里是举世闻名的马门溪恐龙的故乡,也是蜚声世界的“丝绸之乡”。

  太和中学分新街和石岭两点办学,占地面积1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学校有宽敞明亮的教学楼5幢,设施先进的实验楼2幢,设计合理的教师宿舍楼7幢,宽敞舒适的学生公寓5幢;还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清洁卫生的重庆市示范食堂。常年办班96个,在校学生5016人。其中高中54个班,每班54人,计2916人;初中42个班,每班50人,计2100人。学生来自合川、铜梁、潼南、武胜等区县的30多个镇乡的近60所中小学校。

  办学条件

  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又征地60亩,正在兴建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和游泳馆。学校已经成功的实现了创建重庆市重点中学的目标,在建校60周年时创建成重庆市一流的农村高完中,在建校100周年时,把学校建成全国一流的农村高完中,在全国农村中学教育界有较大影响。#p#分页标题#e#

  学校还投资100万元建成了合川一流的“校校通”宽带信息网工程,校园实行“一卡通”。现有学生微机室4间,校内拥有带硬盘的计算机200余台,教师电子备课室2间,还建有多媒体演播室、多功能语音室、学术报告厅,并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了科教大楼,为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设施设备。学校有专门的音乐室、美术室、形体室和教职工俱乐部。

  学校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为学校的稳步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教学方面,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教师,实行严格的奖惩和升降制度。教育方面,育人工作以导为主,坚持做到行为教育规范化、思想教育系统化、品质教育持久化、心理教育科学化、公寓管理军事化。充分发挥班主任和年级组管理的作用,并采取教师值周制和干部值日制,校园实行24小时封闭式管理。以军训为契机,强化学生行为管理。学校目前正在试行“学生成长档案”的教育模式,力争读懂每个学生,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后勤工作实行社会化管理模式,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实行免费就餐制。

新闻推荐MORE+
热门专业MORE+
学校推荐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