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第十九中学简介
学校的前身是1949年创建的福建省模范育幼院,1951年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更名为福建省烈军属子弟学校,专门招收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年代献身革命事业的烈士子女和军人子弟。1956年烈军属子弟学校送走最后一批学生后宣布撤销,原校址改为福州庆城小学,同年,在小学基础上附设初中部,首次招收初中生。1957年夏经上级部门批准,正式改名为福州第十九中学。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现有教职工181人,其中专任教师160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0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5%,中、高级教师占60%,另有1位省级学科带头人,4位省级骨干教师,3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导师,3位市级教研员,1位市级学科带头人,19位市级骨干教师。学校还拥有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福建省优秀科技辅导员,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师德标兵,福建省先进德育工 作者,福建省优秀班主任,福建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福州市十佳班主任,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一大批优秀教师。近年来,学校还有十多位教师直接参与了福州市中考命题工作。
硬件设施齐全
学校占地面积20亩,现有2座教学楼、1座食堂。校园内部教学设施齐全,拥有按标准化配备的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电化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每间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建有局域网,并光纤接入互联网,教育手段实现现代化,并拥有省级中学示范图书馆,现有藏书10万多册,期刊120种。此外,学校还将新建一座14000多平方米的新教学楼和一个带塑胶环形跑道的标准化操场。届时校园将呈现出一派崭新的面貌。
办学特色凸显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渐次形成了两大特色:一是科技教育,二是艺术教育。学校从1986年开始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开设有“科技创新”校本课程,是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重点示范点,并首批被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科协命名为“福州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在历届国家级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学生累计获得6枚金牌、8枚银牌、7枚铜牌,并囊括了“宋庆龄基金奖”“王丹萍基金奖”“左藤明雄奖学金”“光华科技基金奖”和“中信青少年发明奖”等多项专项奖。另有获得省、市级奖次共计200多项,获奖名次和数量在全省中学名列前茅。中央电视台及省市电视台、《福建日报》《福州日报》《福州晚报》《海峡都市报》《海峡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了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情况。
此外,学校还于2002年开办了美术特长班,每年招收50名 学生,以点带面,在校内大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自创办以来,一大批美术特长生在中日艺术交流、国内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及学科竞赛中崭露头角,屡获殊荣。与此同时,他们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也表现优异。在已毕业的美术特长生中,有四分之三的学生被福州一中、三中、师大附中等八所省一级达标校录取。此外,布满美术特 长生书画作品的艺术长廊是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在教室、楼道、办公室等场所随处可见他们创作的书画作品,从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激励。#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