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简介:
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质量优良的省重点中学、省二级达标学校、省级文明学校,省级“绿色学校”。学校始创于1919年,校址在原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聚徒讲学的"考亭书院",原名"建阳第六国民学校",后因经费困难停办。1941年恢复办校上课,学校更名为"建阳县立初级中学"。校园面积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校园内碧草青青,绿树成荫,被评为福建省花园式单位。校训为“一切为了明天!”。以“真诚 关爱 精进 恢弘”为校风,“勤学 守纪 创新 进取”为学风。现有高中教学班46个教学班级(每年段增设科技实验班,培养优秀学子),学生总数3000多人;教职工200多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邱守雄、周福荣、李益平老师),高级教师56人,现任校长黄景青。
建阳一中始创于1919年,校址在原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聚徒讲学的"考亭书院",原名"建阳第六国民学校",后因经费困难停办。1941年恢复办校上课,学校更名为"建阳县立初级中学"。
恢复办校至今已走过七十个春秋,学校从小到大,是福建省重点中学,省一级达标学校。全校岗位编制204人,现有教职员工195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7人,一级教师103人,全校共有教学班48个,在校学生近2600人。学校现有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图书楼、体育艺术馆及师生宿舍楼共21幢,建筑面积达41017平方米。
1978年建阳一中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17所重点中学之一。校风、教风、学风优良,社会声誉好,办学效益高,仅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学校就向各类大学输送合格学生十万余人,许多学生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或出国深造,在校友中已有约40位博士,许多校友已成为各行各业中的骨干,学校也获得了"全国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花园式单位"等几十项各级各类表彰。
建阳一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一切为了明天”的校训,着力建设“真诚、关爱、精进、恢弘”的校风;坚持“勤学、守纪、创新、进取”的学风,致力于“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校园成为师生乐园、让每一个学生成功”的实践,办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在开展“绿色德育”活动,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座落在建阳水南黄花山麓,麻阳溪畔。校园面积116亩,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被誉为"花园式学校"。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形成了"用期望目标鼓舞人,用人格力量感召人,用民主管理凝聚人,用激励和竞争机制推动人,用丰富的文化生活吸引人"的管理思想,逐渐形成了办学特色。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着力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观、人才观,注重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p#分页标题#e#
学校重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设条件,培养名师。加强教学科研,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高考升学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稳定状态。一批学有特长的优秀学生在全国及省级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奖人数居南平市各中学的第一位。
每年4月会在全市范围内举办“科技教育实验班”提前招生考试,将最优秀的学生直接录取,提前开课。
学校继1978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十六所重点中学之一后,于1993年被确认为省二级达标学校,2003年荣获“第八届福建省文明学校”。建阳一中数十年来一直稳居南平地区录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流学府人数最多的学校。
此外,学校还先后被授予“福建省绿色学校”、“福建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福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福建省学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福建省物理学科竞赛组织突出贡献奖”、“福建省教育系统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等多项省级集体荣誉。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建阳一中正朝着具有示范性、实验性、有特色的福建省一流学校的宏伟目标迈进。
高中会考、高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社会的好评和信任。自2005年以来高考连获南平市同类校综合一等奖。师生在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中频频获奖(其中一人曾于2003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有100多位教师在国家、省、市说课、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得了一、二等奖,有150多篇论文、课堂文字实录和教学案例获国家、省、市一、二等奖,有5个课题获省、市一、二等奖,有30多名学生获国家、省级竞赛一、二等奖。有350多名学生获南平市级竞赛一、二、三等奖。
2020年6月17日,获得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