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贵阳市第七中学坐落在贵阳市云岩区中华北路云岩广场上,创办于1952年。半个世纪的文化积淀中有10年的改革和崛起,1995年作为贵阳市唯一的初级中学率先推行向教学一线及班主任教育教学倾斜为主的“岗职对应,一岗多责,评聘分离”的人事制度改革。10年的辉煌和成绩凝聚成了“七中文化和个性”,并荣获贵阳市教育局英语教学实验基地、贵州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贵州省教育学会美术教研基地等称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学术交流中心授牌为“21世纪优质教育项目学校”。
所获荣誉
充满活力,先后荣获体育卫生工作评比一等奖、科技活动先进单位、市 教师技能考核先进单位、市中小学生“百日冬锻”跳绳、踢毽比赛一等奖,并同时获得中小学生“班班有歌声 ”校园歌曲演唱、创作比赛一等奖和市中小学教师“园丁杯”歌咏比赛一等奖,2000年荣获贵阳市首届中小学生中华诗词吟诵比赛一等奖。十余名教师获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光荣称号,化学教研组被评为“三、八红旗集体”。四名教师参加了21世纪人才工程国家级教师培训,参加教师优质课评比 已有二人获国家一级一等奖,三人获省级一等奖,2000年参加市中学教师优质课评比有16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 贵阳七中抓住办学体制改革的契机,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以科研促教、科研兴校,正在探索教育事业自身 发展的新路,以实现“设备现代化,队伍高水平,质量上一流,市级特色校”的办学目标。
教育理念
在学校文化育人环境方面,按照学习化的理念,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成立校合唱团、校篮球队、校车模科技小组、小记者队、绘画小组、乒乓球队、朗诵小组、英语活动小组等,使同学年之间、不同学年之间的学生合作学习、互助活动,教师之间合作教学成为可能。
在课程及师资专业建设方面,着重探索跨学科听课、评课的整合过程和学科综合化的有效途径,淡化教师单一学科本位观,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使跨学科的综合素养、知识、常识溶汇在教师专业发展之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素养,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在综合实践及主题活动领域,融通德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花卉小组”、“茶艺小组”、“十荣十耻”主题、“感恩之爱”、“生命之重”、“从身边爱起”、“关爱自我”、“珍重他人劳动”等主题班会、主题实践中构建了具有校本德育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系。
在教师、学生评价方面,体现开放性、制度性、过程性、个性化的特色,启动了班主任“老带新”工程、“青年教师工作室”、“校级名师工程”,实施了德育活动周及一年两次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一年一度的“公开课教学活动周”、“心理咨询辅导开放日”、“英语节”、“普通话诗朗诵”活动,把评价贯穿在人的发展、成长过程中;把评价定位在参与、组织、活动的质化过程中,把评价落实在《评价手册》、《成长记录袋》中;把评价融合在“自我诊断”、“自我发展计划”的调整过程中,这种人性化、诚信化、尊重性的评价不仅激励而且催人奋进。#p#分页标题#e#
此外,该校制定了《教师班主任建设5年方案》、《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案》《班主任工作评价手册》、《七中学生一日守则》、《七中学生守则》、《教师科研指南》、《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七中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管理制度》、《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守则方案》等,力争经过5年的时间,在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发展中,逐步实现“精、细、严、学、训、合”的发展格局,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健康人格成长创造最佳的软环境。在特色和个性化的办学之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灿烂霞天。
教育目标
从终身受益、个性差异、严治毅学、厚德笃实出发,立足学生成长的社会责任、情感饱满、行为端良的德行,形成爱家乡、爱长幼、爱党、爱祖国,讲文明的公德意识和情感。具备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求知、求真、求美的意识和能力,个性化的差异发展。
办学特色
秉承学校半个世纪形成的文化底蕴,形成“探索规律、科学施教、严谨治学、注重个性、尊重差异、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立足校本研修、科研提升教师素养。以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发展为本;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以学校内涵发展为本。从时间弹性化、空间一体化、人员合作化、教学整合化、组织管理民主、项目化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力争创办“标准化”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