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民族中学概况
沿河民族中学创建于1941年3月,时名“沿河中学”,源起“鹤鸣书院”。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民国政府瘫痪,土匪猖獗,沿河中学于是年10月停办。
1951年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令各县中学迅速复课,沿河中学重开招生。
1991年3月7日,县人民政府举办“沿河中学建校50周年暨沿河民族中学成立”庆祝活动,“沿河中学”更名为“沿河民族中学”。
办学环境
学校旧址位于乌江之滨、巍巍珠瑙岩下的县城东岸,占地面积53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虽面积不大,却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地处城区,交通便利,师生上班上学极为方便;教学设施较为齐全,教师爱生敬业。2008年,学校成功申创为地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2年5月成功晋升为贵州省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5年8月,总投资近4亿元的沿中新校区顺利建成,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学校整体搬迁至现在的思州新校区。老林苍翠,乌江水绿;学府新区,地灵人杰!新校区教学环境优美,各类设施设备齐全,学校总面积99231平方米,生均3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58平方米,生均31平方米。
办学条件
其中学生宿舍有四栋大楼,共计600个房间;学生食堂两栋共计面积24750平方米,共有4000多个餐位;硬绿化面积71670平方米;室内体育馆一栋,面积1200平方米;建有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1个,配备有夜间比赛灯光;篮球场10个有两个球场配备有夜间比赛灯光;排球场3个;艺体教室和学生社团活动室30间,配有钢琴、民族乐器、体育训练器材,能满足艺体特长生学练。
学校按6:6:4建有理化生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一套,操作控制室1间,计算机教室4间(配置电脑200台);共建班班通教室90间,已建设了在全市领先的数字化校园,有录播教室1间,现接入宽带200M,校园内局域网1000M;有大小两间学术报告厅共计2015平方米;图书馆,4500平方米,有图书18万册,生均43册,并配有电子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等。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283人,其中专任教师238人,研究生5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5人,县级骨干教师26人。高级教师74人,中级教师64人,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238人,占97%。现有教学班级65个,学生人数3816人。
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谐的教师团队、坚实的人脉基础、优越的办学环境,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文明、自律、勤奋、博学)、教风(敬业、严谨、爱生、争先)和学风(尊师、守纪、勤学、向上)。
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且具有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特别是拥有求真务实、和谐上进的领导班子和一批德才兼备、乐教奉献的教师队伍,是沿中发展的内在动力。外有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历届校友的高度关注、热心支持,是沿中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p#分页标题#e#
沿河民族中学特长生招生报名
1、报考时间及地点
2020月16日—5月17日(上班时间:08:00—11:30,14:00—16:30),在沿河民族中学教务处处报名。
2、报考基本条件
(1)应届初中毕业生。
(2)符合初中升高中报考条件。
体育特长生
男子篮球(身高1.7米以上,2003年1月1日后出生),女生篮球(身高1.6米以上,2003年1月1日后出生)。男子足球(2002年1月1日后出生),女子足球(2002年1月1日后出生)。
音乐舞蹈特长生
(1)具有较好的声音条件。
(2)具有良好的乐感和音乐素养。
(3)生理无缺陷、疾病。
(4)要有较好的气质形象。
科技创新特长生(符合一项即可)
(1)在初中学段参与过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科技创新类竞赛活动: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竞赛、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童创未来”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贵青杯”创意大赛、贵州省创客项目类、3D创意设计类等活动,并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
(2)在中小学阶段获得科技类学术期刊或实用新型专利或发明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
3、报名手续
报名时,持户口簿或身份证和1张近期一寸免冠照片。
沿河民族中学收费标准
1、2428元(学费、教辅资料、书费、社会实践费、校服费、宿舍热水费、饮用水费、住宿费)
2、60元(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