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盘县二中,始建于1958年,位于城关镇南郊三一溪畔,它的前身是盘县第二中学,1999年更名为盘县第二中学,2006年盘县二中创建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7年更名为盘州市第二中学。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现有占地面积151341平方米,建筑面积64017平方米,绿化面积17923平方米。该校在校生5972人,97个教学班的完全高级中学,全校人数已达6000人,住校生5300人。该校现有教职工309人,其中专任教师293人,中学高级教师75人,中学一级教师119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名,省级骨干教师4名,市级骨干教师18人,县级骨干教师33名,研究生学历教师13名,学历合格率为98%。
学校历史
始建于1958年,为初级中学,当时只有8个班,约400名学生,校舍简易;1961年9月,改称“盘县城关镇水洞小学”,1966年,易名为“盘县城关镇向阳小学”;1970年底,“盘县城关镇向阳小学”更名为“盘县特区城关镇向阳小学”;1972年“向阳小学”被正式命名为“盘县特区城关中学”,隶属城关镇管理;1978年升格为“盘县特区第二中学”,为特区教育局直属学校;1999年4月,又恢复为“盘县第二中学”。(1958—1961)办初中,(1961—1972)办小学、初中,(1972—2006)办初中、高中,(2007—2015)办高中;
1958年,创建盘县二中,前身是盘县第二中学;
1960年,仲夏教学楼竣工落成。8月,招收初一新生200名,分4个班,同时,上级又从盘县中学(现盘县一中)拨4个班的初二学生过来,全校八个班400余名学生。九月一日正式开学上课。
1960年,开始招收初中生,1961年“下马”、“停课”;
1961年9月,盘县二中改称“盘县城关镇水洞小学”。
1966年,开始“文化革命”。“文革”期间,学校曾一度停课,断断续续,学校更名为“盘县城关镇向阳小学”。
1970年底,成立盘县特区,即盘县特区(工矿区)与盘县合并为盘县特区,隶属新设立的六盘水专署(地区)。“盘县城关镇向阳小学”随之更名为“盘县特区城关镇向阳小学”。向阳小学于1970年秋,招收了6个“小学戴帽初中班”,学制为两年。
1972年起,完全招收初中生,不再招收小学生,“向阳小学”被正式命名为“盘县特区城关中学”,隶属城关镇管理。同年将原有小学班全部拨给“城关二小”,城关中学办成纯初级中学。
1975年,迎来了第一届高中学子;
1978年,“城关镇中学”被升格为“盘县特区第二中学”,为特区教育局直属学校。
1989年,盘特二中与东风印刷厂于原双定厂厂房联办“盘县特区第二中学勤工助学印刷厂”;
1991年盘特二中与东风印刷厂脱钓分家,将厂建在碧云大桥旁校园内,办成独立的“盘特二中勤工助学印刷厂”。#p#分页标题#e#
1994年9月,学校东大门(原校大门)竣工落成并投入使用。
1999年4月,盘县特区更名为盘县,“盘县特区第二中学”又顺之恢复为“盘县第二中学”。
2000年5月,启动的现代教育技术系统工程(双向控制系统、校长评估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0年9月18日,成立了“盘县二中贫困助学基金会”。在成立大会上,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举行第一次捐款活动,捐款总额为6502.9元,同时学校拨出一万元专款作为贫困助学基金。
2006年,盘县二中创建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7年,更名为盘州市第二中学。
硬件设施
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占地面积151341平方米,建筑面积64017平方米,绿化面积17923平方米,校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近两年来投资50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校园环境和面貌焕然一新。全县开展9+3以来,新建教学大楼、图书馆;学生澡堂,第二食堂,学生宿舍7号、8号楼,解决学校学生住宿生活困难等问题,校园布局合理。该校现有图书22万册,报刊杂志147余种,有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图书馆、教师资料室。该校现有按国家理科I类标准设备的7套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教学仪器设备齐全。
办学规模
该在校生5972人,97个教学班的完全高级中学,全校人数已达6000人,住校生5300人。并于2006年5月通过了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专家组评估验收,填补了六盘水市无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空白。
师资力量
有教职工400余人,全国优秀老师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名,贵州省名校长1名,贵州省名师1名,市级名师1名,县级名师4名,省级骨干教师5名,市级骨干教师23名,县级骨干教师3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