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二七中学公立

专业与就业指导量身定制雄厚的师资队伍完美的教学设备军事化的管理优美的教学环境完美的就业体系学校咨询老师1对1
当前位置:学成网 > 高中学校 > 湖北高中 > 武汉市二七中学
当前位置:学成网 > 高中学校 > 湖北高中 > 武汉市二七中学

武汉市二七中学

性质:公立
层次:高中
湖北高中
武汉市二七中学
4.6 很好环境4.6分   师资4.8分   服务4.6分   效果4.4分
院校性质:公立办学层次:高中
学校形式:全日制建校时间:1963年
学校地址:武汉市
湖北高中
资讯MORE+
学校介绍
学校介绍

  学校简介

  武汉市二七中学创建于1963年,是武汉市人民政府和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民委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建立的唯一一所公办民族中学,2000年由中南民族大学附中迁至武汉市二七中学,并正式挂牌更名为武汉市二七民族中学。

  办学思想武汉市二七中学创建于1963年,近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同时在影响和推动江岸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上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2001年,在武汉市教育局和江岸区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我校增添了另一校名“武汉市民族中学”,成为“一所学校,一个班子,两个校名”的特色完全中学。 二十一世纪以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终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校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崭新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学校正面临着近五十年的新的发展机遇,经过近一年的酝酿,多方反复研讨论证,初步形成以下适合武汉市二七中学、武汉市民族中学特点的办学方案。

  办学思想

  建设三支队伍:努力建设好干部、教师、教辅人员三支队伍。落实三个观念:切实落实好现代的学生观、全面的质量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水平。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三个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凸显学校特色、实现和谐发展。

  学校定位

  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把武汉市二七中学、武汉市民族中学办成一所在江岸地区乃至武汉市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完全中学。最终把武汉市民族中学办成全国同类城市民族中学的品牌学校。

  办学宗旨

  继承“二七”优良革命传统,发扬民族大团结精神,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需要。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品德优良、善学上进、身心健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学毕业生。

  学校资源

  教师誓言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5768.83平方米,建筑面积10247.45平方米,现有图书室、阶梯教室、信息技术教育室和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另有200米塑胶环形跑道、标准田径场一个、篮球场三个、排球场、羽毛球及毽球场四个、学生公寓一栋。两幢五层教学楼与综合实验楼连成一体,雄伟壮观。校园内绿树成荫,小型景观相映成趣,绿化面积1562平方米,覆盖率达35%。花圃花坛群芳斗艳,基本具备了冬有绿、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的良好育人环境。

  目前学校为完全中学,六个年级共35个班,初中14个班,高中21个班,在校学生1840名,在职教职工14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高级教师24人,中级教师56人,高、中级教师占全体教师的80%,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优秀青年教师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本科学历92人,学校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优良。挂牌六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学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荣获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进学校、武汉市综合办学水平先进学校、武汉市人民政府“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武汉市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校、江岸区最佳文明单位(连续三次)。2003年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综合评估为市级办学水平先进学校,现正积极向武汉市办学水平示范学校迈进。#p#分页标题#e#

  发展目标

  武汉市二七中学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2007年)武汉市二七中学调整理顺,蓄势待发,稳中有升阶段。对学校个方面工作进行全面的疏理,对于历史上曾经推动学校发展且现在仍然适用的一系列制度、条例与做法坚持下去,并争取做得更好,对于明确不适合当今发展形势,不适合现在学校实际的地方,本着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改进和调整。树立现代化的办学理念,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调整办学目标,深化办学改革,提高办学效益,为实现本规划中提出的办学目标,推进学校和谐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2008年—2010年)全面启动,逐一实现,再创辉煌阶段。

  1、整体办学水平跻身于全区中等水平。

  2、德育工作至少两年完成奋斗目标。

  3、教学质量水平,高中、初中分别保持在同类学校的先进行列之中。

  4、完成和正在实施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三项以上,并在实际工作中,被采用并显现出效果。

  5、建立两个联谊组织

新闻推荐MORE+
热门专业MORE+
学校推荐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