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蓝田中学简介
涟源七中,创办于1959年,始名为蓝田农业中学。1961年,更名为蓝田初级中学。1969年招收初、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更名为蓝田镇中学。1987年高中部撤入涟源十中,更名为蓝田中学。2006年更名为蓝田中心学校。2007年原光文小学并入。2009年9月更名为涟源七中,2014年6月更名为涟源市蓝田中学。
涟源市蓝田中学现有45个教学班、213位教师、3000多名学生,是目前娄底市规模较大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被评定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实验基地”、“娄底市示范性初级中学”。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涟源市“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中考综合评估先进单位”、“数、理、化、生奥赛先进单位”、 “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先进学校”,2009年顺利通过省级合格学校验收,评为省级合格学校。
走进七中,清风拂面,芳香馥郁。门前小桥流水,校内鸟语花香;楼前绿荫如盖,坪中芳香如茵。校园占地面积62亩,建筑面积20669㎡,其中绿化面积达36%,被省建设厅命名为“花园式学校”。校园分教学区、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教师住宅区。气势宏伟的教学楼群,舒适豪华的学生公寓,设计新颖的多功能餐厅,智能化的多媒体教室,青春化的绿荫球场,标准化的400m环形跑道,先进的图书室藏书六万余册、阅览室、语音室、电脑室一应俱全,配套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实验室,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有力的保证,高规格的校园广播系统、电子监控系统,使学校的管理步入科学化的轨道,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学校着眼长远发展,大力推进“名师工程”,涌现出一大批教学精英,全校在职教师192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11人,中学一级教师119人,省地级骨干教师20人。大多数教师具有本科学历,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以教学为本,以质量兴校”是涟源七中的办学宗旨,学校倡导“刻苦,扎实,主动,勤思”的学风,全体七中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全力打造湘中名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3年,在全国数、理、化、生奥赛中,有468人次获市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19人次。2010年,梁旭宇、吴湘江、石家豪又锦上添花,荣获国家化学三等奖,黄海滔、陈伦国获中南六省生物二等奖,邱逸雨获中南六省生物三等奖。在历届娄底市中考中,我校均获得优异成绩。
学校坚持“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开设了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广播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书法、美术、舞蹈、播音、文学、球类等课外特长小组活动。为了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每期组织球类、田径、舞蹈、歌咏、朗读等大型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挑战自我的平台。一批批艺术幼苗、文学新秀、体育健儿在这里起步,走向理想的殿堂。1978年,学校被省地市评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先进单位”,1979年,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1984年全省“红五月歌咏”活动获省三等奖。1991年,被评为“中小学实验教学先进单位”, 1995年,学校排演的《瑞雪迎春》获娄底地区一等奖,省二等奖,被娄底市教育局定名为“艺术特色学校”。 1996年以来,在全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共获金牌11枚,银牌四枚,铜牌1枚。2008年被评为“涟源市两个文明先进单位”。学生范晔、李艳在全省中学生歌咏比赛中一举夺得一等奖;郑铭在全国中学生书画比赛中夺得金奖;梁冰玉等一大批“尖尖角”文学社社员在《新作文》等全国性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310多件。#p#分页标题#e#
春风化作了秋雨,奋斗结出了硕果,如今涟源市蓝田中学走到了全市的前列,成为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湘中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