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进山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享誉省内外的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从创办至今,已经历了八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进山中学以其鲜有的执着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淳朴的务实品质和骄人的教学质量在省城独树一帜。学校坐落于杏花岭街东部,占地面积116亩,地处市中心,距“五一”广场、火车站均不到2000米,交通便利。校园内古树参天,绿草如茵,喷泉雕塑、花园水榭、紫藤长廊,宁静典雅,令人流连忘返;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运动场、音乐、美术专用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学生公寓、餐厅等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教学、活动、生活设施齐全,育人氛围浓郁。 进山中学现有专任教师178人,平均年龄35岁,中青年教师占到80%以上。学校十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树德立业”,首先要热爱学生,用爱的暖流去启迪学生的心扉;其次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知识,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形成自己优势和风格。经过几年的积累,已经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跻身于名师行列。进山中学现有现有5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853人。特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67名,中级教师89名;国家级骨干教师2名,省、市学科带头人11名,省、市骨干教师44名,省市教学能手24名。
所获荣誉
近年来,学校多次获得市“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一等奖”,并先后被授予省“文明学校”、“文明单位”、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体育传统学校”、市“德育工作模范学校”、市“园林化单位”等称号。2005年5月,在省市领导关怀下,进山中学又获得了与世界500强之一的富士康科技集团合作办学的机遇,同时,被省精神文明办确立为“西部助学工程”的“宏志班”的培养基地,为加快我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资助天资聪慧品学皆优之贫寒之学子”,今日进山正以时代的步伐秉承进山这一光荣历史传统,为培养新世纪德才兼备、品行双优的一代学子而不懈追求、奋勇拼搏。
教育教学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与其他学科相比,英语作为一门实践课与情感态度的关系加密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那么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如何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谈谈我的一些做法:#p#分页标题#e#
一、营造气氛,引发兴趣和求知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如唱唱英语歌、说说节奏感强的Rhyme、开展“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中学生爱说爱笑、青春活泼,他们敢想敢说好动,有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他们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同时教学时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二、 钻研教材 ,增加教学环节的趣味性。教师对学习教材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教学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同时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因此在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或故事,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度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富有情趣。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动画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的完美结合,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又如在教“My tail”这一内容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中类似智力拼图的效果,通过“Look and Guess”游戏,在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寓知识于游戏,让学生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只有和谐高效、富有趣味性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才能使学生沉浸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才能得以体现,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我们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正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问及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例如在教学服装、水果、食品,如学习apple、banana、pear、peach等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物创造购物、请客、做客等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分小组活动,自编自导自演。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参与积极,有的热情好客、有的服务周到、有的能言善道,气氛特别活跃,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新知提高了兴趣。在课堂教学时,适当地进行“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用自己已有的英语储备进行输出,在满足学生成就感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相对只有老师讲解的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p#分页标题#e#
四、 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呢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如果喜欢某位教师,那么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由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让学生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说英语,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在教学中我感到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都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就出现差异,有的学生甚至会完全丧失兴趣。针对这一现象,一方面我常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另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应用。” 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关心鼓励,多给予实际行动上的帮助,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英语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习兴趣的程度。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