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襄汾高级中学校始建于1956年,校址选在县城东侧,初名襄汾第三中学,其后几经更名,1958年吏名为襄汾城关中学。1959年襄汾与临汾合并更名为临汾县史村中学。1961年恢复襄汾县后正式定名为山西省襄汾中学校。2004年迁建于河西,2006年被评为“山西省示范高中”。校园位于县城北大街,占地150亩,建有教学楼、科技楼、师生餐饮大楼各一座、学生公寓楼四座、400米国标塑胶运动场1个等。学校为16轨制,在校生近3000多人,在岗教师24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3人,省市级优秀教师、学科骨干30人)。
学校发展
近年来,学校遵循教育规律,顺应学生身心发展,坚持抓德育就是抓教学,抓德育就是抓管理的理念,探索新做法、新途径,构建新特色,打造新亮点。大力推行德育量化管理和学生励志教育,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探讨和实效性课堂改革,学校呈现出勃勃生机,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08至2011年高考连续创出历史性突破,2008年二本达线165人,2009年二本达线319人,2010年二本达线623人,2011年达二本B线832人,加上体育艺术双达线共919人。2010年祁琳被清华大学本部录取,2011年田沛达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段蜚蕃被北京大学录取,襄中学子撞开了国家名牌大学之门,拉开襄汾教育的新纪元,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校曾先后荣获“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山西省绿色学校”、“中学生社会实践最佳示范校”、“高考优胜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今天,襄汾中学锐意改革的创新意识,民主治校的管理思想,服务学生的办学理念,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有力推动着襄汾中学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坚信襄汾中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学校校史
十万年“丁村人”悠久源渊,五千年“陶寺文化”积淀厚重,襄汾中学生长在这方文化宝地,真乃得天独厚。在千舟竞渡、百舸争流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几代襄中人团结拼搏,克难攻坚,形成了“艰苦奋斗,求实过取”的襄中精神,营造了管理务实、教研求实、课堂落实、育人从实的“四实”人文化校园环境,向“学生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迈进。
襄中人继往开来的50年,教育同仁呕心沥血,筑就育人摇篮。“自主多元,人人是才”是学校教书育人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敢人为先”是学校务实创新的力量源泉。
襄中50年,从小到大,步履稳健,和谐发展,新校新貌,潜力无限。抚今追昔,襄中人深感重任在肩,矢志不渝地秉承优良传统,决心在创新中发扬光大,团结向前进,跃马加长鞭。#p#分页标题#e#
学校设施
学校占地150亩,有容纳60个教学班教学设施齐全的教学楼一座,有集电教中心、图书中心,实验中心和阶梯报告厅的科技楼一座,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的师生餐厅大楼一座,可满足3000名学生居住的公寓楼四座,有400米国标塑胶跑道的运动场一个。2011年又在襄汾第三小学边上增设了新校区,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占地面积。
“争创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环境,向实验性、示范性、高标准、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学校迈进,跻身全国一千所示范中学之列”是襄中人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襄汾中学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他们以要求细、可操性强的《襄汾中学学生日常考核细则》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促使学校整体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深入开展励志教育活动,通过班级誓师、出操口号、专题演讲、校本教材、校园标语、走廊文化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学校积极探索实效性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师的激情讲解、课堂限时训练,知识当堂落实使课堂活起来,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发生了根本变化,学校声誉日益远播。
前景
人人是才的办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扎实的教育教学改革,日益彰显出襄汾高级中学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辉煌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