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第十五中学,是省城首批重点中学。她位于市中心区汾河水上公园东畔,毗邻省、市委,市政府驻地,地处省、市厅局、科研机构密集地区,可谓省城政治、经济、科研、教育、交通之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典雅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超前的办学理念,召唤着2400余名师生在这里勤奋工作、学习。
和谐、勤奋、开拓、创新的校风,激励着十五中人勇往直前。学校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每年都在大幅度提高,从1998年的60%到1999年的80%,2000年达到94%,提高幅度高于全市平均率,也高于10所重点中学平均率。2000年学校荣获山西省第六届“育人杯”先进集体,太原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为学校荣记集体二等功,市政府授予学校全民健身先进集体,2000年度太原德育工作模范学校,综合治理模范学校,太原市科教兴市先进单位,山西省教育扶贫先进单位,全国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男排、男足均获省冠军,音乐、美术等也在全市榜名显赫。前进中的十五中,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
办学理念
理念是思想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就不可能建设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就不可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所需创新人才。这是我从教二十余年,担任校级领导近十年的切身体会。
一理念的确立
该校办学理念的确立,要从太原市示范学校验收说起。2005年12月,太原市普通高中示范学校建设工作专家组10人及专业组21人对该校创建示范高中工作进行评估,经过近十天的考察与验收,专家组提出了评估意见,其中包括9条主要成绩和7条改进建议。面对结果,我们没有为成绩所陶醉,也没有因问题而低靡。校中心组一班人经过酝酿讨论冷静思考后,一致认为,专家组为该校会诊把脉指出的问题恰恰是制约该校发展的瓶颈。对此,从2006年2月初新学期开始,我十余次在校长办公会和行政会上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整改事宜。又先后四次召开有关人员会议作了专项部署,要求大家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为上积极主动,态度上严肃认真,安排上扎实到位。同时,我明确提出,在保证常规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创建示范高中要放在学校的大事之首,决心下大力气扎扎实实地改进工作,做到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项挂帅,中层干部责任到人,将示范高中的整改成为该校发展中的又一重要契机。
在专家组的建议下,该校重新审视并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首先,我们通过多种媒体搜集大量相关信息的,借鉴专家组的建议,邀请部分退下来的老领导以及在社会上颇具影响的老专家共13人回校进行座谈,共同回顾办学历史,挖掘办学传统。在长达四个多小时的交流中,我们理清了学校48年来发展的脉络,找到了学校今昔办学理念当中的契合点。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之后,经过多维度的理性思考,结合学校今后的发展目标和现代办学元素,本着务实、求真的原则,将学校办学理念确定为“秉承人本传统,成就师生未来”。#p#分页标题#e#
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更好地发展。在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的大背景下,在这个倡导“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年代里,我们深切地感到,要想成就学生的发展,首先应当重视教师的发展,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也是在为教师的终生发展服务。因为我们深深懂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师生的发展,也就无所谓学校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师生的未来即学校的未来,成就师生的未来即意味着成就学校的发展,成就学校的未来。
二在管理中的实践
为实践这一办学理念,多年来,我们领导班子坚持学习提高,集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教育理论。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规定、决定。在行动中,我们坚持秉乘人本传统,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育人,科学教人。班子中每一位成员,识大体,顾大局,团结一致,一心一意把十五中的事情办好。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抓组织管理。为了“成就教师未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该校提出了“科研兴校”的战略。明确“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建立研究型学校;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建立全新的学习方式;以学生评价为突破,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全校围绕营造和谐学习环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了稳定不同年级的教学秩序,我们将教学管理重心下移。该校成立了初中、高一、高二、高三四个年级部,明确了在教学校长的领导下,在教务处、政教处的协助下,年级部全面负责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们的管理工作更深入教学第一线,更贴进我们的教师和学生。
二是抓教学管理。根据不同年级的教情、学情,有不同的教学重点。高一年级教学重点是做好适应性教学,高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做好落实性教育,高三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做好应试性教育。明确每一段工作任务和工作重心,发挥群体作用,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重点抓毕业年级,起始年级,课堂教学。
三是抓学生管理。不同年级有不同的德育目标要求,起始年级要求学生给自己定位,毕业年级进行“走进高考,直击高考”系列讲座,包括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及答题思路,学习方法的指导。各年级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四是抓协调管理。协调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使他们形成合力,给每个学生聚焦后,协调任课教师给差科生补差。与后勤部门协调,为第一线教师搞好服务,与学生家长协调,适时召开各级家长会,亲自到场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p#分页标题#e#
五是抓依法治校。严格遵循《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管理中淡化人为因素,实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常规管理制度,有效促进了依法治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同时,我们健全工会职能,增强了全校教职工的凝聚力。再者,我们坚持校务公开,发挥监督功能。由工会出面,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就学校经费的使用、重大决策、招生工作、学生收费、大宗物资采购、评先晋级、教师福利等方面进行了校务公开,充分体现了学校领导班子廉洁从政的决心,增强了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维护了师生的合法权益,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三实践中的体现
对于一名管理者而言,没有目标,就等于没有管理。我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既然担负着责任,就要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干铺设在十五中的发展之路上。在学校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尽自己的全部努力,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学校规模
在规划建设中,我们一方面注重设施的合标性,使图书室、实验室、标准化教室以及学生公寓在数量、面积、设备等方面全部达到省内标准;另一方面,在规划时,我们还在其实用性、适用性上下功夫。首先,做到分区合理,互不干扰。从地下一层图书室起,依次为行政区、教学区、缓冲区、试验区、会议区,各区之间互相连通又各自独立。其次注意确保安全,使用方便。在规划中,我们把人流量较大,出入频繁的图书室、教室放在建筑的下部,方便管理和疏散;把实验室、会议厅等使用频率低的设施放在上部,既保证安全,又能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特别是在建筑中部,我们设置了1200平方米的活动平台,学生向下可去操场,向上直达平台,既分流了人员,也保证了学生的活动空间。
同时,有关校园特色网站和学科学习网站的建设,我们已拿出初步规划并开始着手分步实施,预计新楼落成后将全部投入正常运行。
该校现有图书92268册藏书。学校图书馆电子信息系统于2005年9月开始建设,现有图书全部进行录入,全系统已正常投入运行。2005年底至今在学校改扩建的非常时期,又新增图书三批共1547册,现图书馆藏书达93815册,馆藏工具书八千多种,配置的教学参考书占图书馆总量的40%。报刊杂志订阅种类已达362种,教师人均2.23种。学生杂志150种,班均5.2种。
新楼建成,一层用作图书馆,总面积达904.32平方米,其中阅览面积496.08平方米;期刊面积30.24平方米;藏书库141.12平方米;电子阅览室196.5平方米,配制64台电脑;管理室面积30.24平方米,整体设施将全部更新。在新馆建成之前这段时间,我们对管理人员提出要求,鼓励他们不断自学、向兄弟学校学习和外出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另外于2006-2007年间,通过正规渠道采购一万册(书费估计十万元)的新书好书,并将全校所有处室的报刊杂志都充实到图书馆,并增加报刊的订阅量,做到种类齐全不重复,预计订阅报刊65种以上,杂志370种以上。新馆建成后,图书馆所有设施将一步到位,信息系统全部投入正常运,并能在编目检索、出库入库、师生借阅等主要环节上实现计算机管理,图书馆整体建设将达到省级示范高中的要求。#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