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是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的母校,属于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宜宾市二中现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女学校区位于女学街30号,占地面积28.9亩,新校区西区校区位于大湾路7号,占地约130亩,目前学校共有84个教学班,教职工300余人,在校学生4000余人。2014年9月,宜宾市二中在南岸招收第一届新生,校址在南岸西区大湾路。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创始人赵清熙在开堂讲学之初就以对联“女子须争自主权,洗尽铅华,千年封建摧顽制;师资正有光荣感,同昌懿德,百载培人树大功”勉励师生。著名校友赵一曼(原名李坤泰)为求“真”,愤然摆脱封建枷锁,随姐夫郑佑之赴戎求学,其间“剪长发”、“反仇油”。二中人秉承宗师教诲,弘扬一曼精神,践行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培育“真人”。百年探索,百年求真,十年总结,十年提炼,响亮提出了“求真教育”的办学理念,提炼出了“把人培养成人”的办学宗旨,“漫漫求索永逐真知”的学校精神,“良好的习惯比一时的学习成绩更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比一时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育人理念,“求真、立德、敬业、乐群”的校训,“民主、和谐、务实、创新”的教风,“向上乐学,宽容真诚”的学风,探索出了“六个一”的“以场育人”模式。二中人追求的“求真教育”克服了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管理等异化现象,回归教育本真,实施"真管理",打磨"真课堂",追求“真德育”,“三位一体育真人”,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探索形成了以“全覆盖、立体式、无缝隙、弥漫化”为特点的渗透式、体验式的真德育,即:以“校园文化的浸润为基础、校本德育教材的使用为催化、校本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课堂德育渗透为主管道、现代信息技术为拓展、家庭配合为有效补充”的“六个一”的“以场育人”模式。师生始终生活学习在学校精心构建的有强烈价值引导的有效“校本德育场”中,产生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教育效果,从而使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行为规范、方法能力等得到整体的改善和提升。
探索形成了以积极主动课堂(本质)、激励课堂、生态课堂、生活课堂、三维立体课堂五个维度为特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个体质疑-碰撞激疑-师生析疑-过关解疑”为特色的“四步解疑法”真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师生个个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感受快乐、启动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p#分页标题#e#
探索形成了以“分层管理双向考核”学校管理机制和“以分管校长为龙头,年级主任为核心,年级(德育、教学)副主任为两翼,处室主任协调、指导、考核相结合”的年级管理机制,呈现出精细化的特点,是人文管理,是心清气正,不浮不躁,不急功近利的管理,达到教师自主发展、学生自主管理的目标。生活学习在“求真教育”理念下的师生,不断“求真”(求真知,求真律,求真理),发展成为一名“真人”。
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累累,艺体教育成效显著,教育教学成绩连续18年名列全市第一,得到了省教厅领导“对外窗口、对内示范”的高度赞誉。宜二中是宜宾人民心目中的一所老牌品牌学校,是翠屏区教育系统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百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市区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宜宾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宜宾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等290多项各级荣誉称号。140名教师的近300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区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交流;70多名教师在省、市优质课、研究课中获奖。
学校成就
一九九八年以来获国家、省、市、区级荣誉称号及各级各类奖励的教师就达319人次。近六年来,教师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的论文和经验交流文章246篇。宜二中是宜宾人民心目中的一所老牌品牌学校,是翠屏区系统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拥有全国初中教育委员会会员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校风示范校、四川省百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自制教具先进集体”、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排球)先进学校、市、区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宜宾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宜宾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等290多项各级荣誉称号。
设施环境
学校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女学街30号。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草宜人。学校占地28.9亩,校舍总面积为28403平方米。学校建有居国内领先水平的HT2000双向闭路电视可控系统、计算机校园网络、多媒体互动网络教室、多功能学术交流大厅、功能齐全的艺体馆、200米环形塑胶跑道等。一座庄严肃穆的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汉白玉塑像矗立在环境优雅的校园中。学校本部现有教学班60个,在校学生近3000余人,教职员工20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43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2名,省青年学科带头人后备人员1名。中级教师79人,占专任教师的70%,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师资力量强,有一支师德高、业务精、作风硬的教师队伍。学校有省特级教师及后备人选各一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后备人员一名,省中小学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两名。全体教师同心协力,团结和谐,使教育教学质量的巩固和提高有了充分的保证。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累累,艺体教育成效显著,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大市前茅,稳居全翠屏区第一。是全区“对外窗口、对内示范”龙头学校。#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