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四川省盐亭中学创建于1926年,是革命先烈袁诗荛任盐亭县教育局长时所创办,时名为“盐亭县初级中学校”,校址位于盐亭县城西北云盘山脚下的古学宫,开设有国文、英文、历史、地理、算术、博物、公民、体育、音乐、图画共十门课程。学校1935年因战乱停办,1939年经省政府批准复校,1946年更名为“四川省盐亭县中学校”并开始招收高中生。2002年被正式批准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理科实验示范学校”。盐亭中学现共有2个校区:盐亭中学、城北校区(原文同中学)。2015年3月16日下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与盐亭中学共建“科研兴校”实验基地授牌仪式在盐亭中学城北校区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盐亭中学成为全省第四个被省教科所授牌为“科研兴校”的实验基地的学校。
学校校区
本部(盐亭中学)
盐亭中学本部位于盐亭县凤池街2号,其为四川省省级示范高中,现为高一高二学习场所。
城北校区(原文同中学)
盐亭中学城北校区位于盐亭县弥江路1号,其为原文同中学,现为高三学习地点。城北校区远离城市喧哗,原文同中学与盐亭中学合并后,2014年08月19日,2015届高三已搬迁到文同校区。
师资力量
盐亭中学师资力量强,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235人,研究生课程结业30人,高中级教师177人,国优教师4人,省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42人,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8人。近三年来,获省级以上科研论文奖的教师有80余人,学生参加各类竞赛,高中组获国家级12人次,省级17人次,市级38人次,初中组获国家1人,市 级7人(其中特等奖1人),市一级奖项88人。
办学理念
2008年来,学校在继承“和谐、个性、求真、创新”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总结近九十年的办学实践,根据时代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提炼出 “厚德至善,包容创新”的办学理念,确立“规划学生最佳发展路径、探索学生最佳发展空间、实现学生最佳发展目标”的育人思路,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
办学思想
学校坚持“和谐、个性、求真、创新”的办学思想,实施“依法治校、和谐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治校方略,弘扬“奉献、民主”办学精神,恪守“诚信、求真”的校训,确保“文明、严谨”的校风。理念先进,管理科学。
学校奉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常规管理、半封闭管理成果显著,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形成特色。#p#分页标题#e#
体育强校
教育科研和群众体育已培植成办学亮点,曾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重点科研课题先进集体、全国尝试教学实验学校、省实验教育示范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女子排球重点学校、西南师范大学创新教育实验学校。
多名教师被中国科技交流中心、中国国际出版社等学术文化团体特聘为研究员,经常参加一些国际国内重大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有200多篇高质量的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为高校体育艺术专业和专业运动队输送新生和队员360 多名。
校园环境
校园内榕树成行、古柏参天、草坪如茵,桂树成行、名菊如带,奇花异卉,次第开放,梧桐、塔柏、女贞、万年青遍布校园,凉亭、读书亭映带勾连,标语牌、名人录点缀其间,光照工程、霓虹彩灯给学校增光添彩,校园文化浓厚,楼道处处名言名句,优秀学子简介。猎猎飘动的五星红旗在洁白的教学大楼映衬下鲜艳夺目,巨型不锈钢雕塑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旗台以“书”为基础,雕塑以“书”为造型,使学校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被评为“绵阳市园林式学校”。
学校建筑高大,房屋整齐,布局合理,白色墙面淡绿的玻窗,朱红的标语,色彩淡雅柔和,明丽醒目,这些建筑与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鱼池假山俯仰生姿。学校标志性建筑科艺大楼背衬青山白云,高高耸立,整齐统一的风格,隐含着科学殿堂的庄严神圣;明快和谐的色彩,显示着艺术天地大度和潇洒。与科艺大楼毗邻的学生食堂在科艺大楼流动的节奏中显现出变化,圆形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和谐”的主题,食堂设备先进,现代化的管理使学生就餐都能“讲文明,讲‘吃’序”。两幢教学大楼坐西向东,错落有致。教室宽敞明亮,装备整齐规范。办公室装备先进,各处室办公都实现了微机操作。学生公寓宽敞整洁,室内电话、厕所,洗漱间、橱柜等配备齐全,寝室文化建设优良。运动场所、休息场所布局合理规范,运动场上龙腾虎跃,绿菌长廊中心旷神怡。
学校有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现代化的科艺大楼,全市一流的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等各种功能室、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有藏书十多万册的图书楼和雅致的教师和学生阅览室、设备先进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语言室、音乐美术室、各类实验室、学生浴室、医务室和田径场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装备先进。
历史沿革
四川省盐亭中学创建于1926年,是革命先烈袁诗荛任盐亭县教育局长时创办的,时名为“盐亭县初级中学校”,校址位于盐亭县城西北云盘山脚下的古学宫,校舍面积831平方米,在校学生81人,开设有国文、英文、历史、地理、算术、博物、公民、体育、音乐、图画等十门课程。#p#分页标题#e#
学校1935年因战乱停办, 1939年经省政府批准复校,1946年更名为“四川省盐亭县中学校”并开始招收高中生。1948年,校舍面积扩展到2029平方米,在校生人数增加到 428人。
1935年因战乱停办。
1939年经省政府批准复校。1946年更名为“四川省盐亭县中学校”并开始招收高中生。
1948年,校舍面积扩展到2029平方米,在校生人数增加到 428人。
1950年,根据川北行署和盐亭人民政府的指示,盐亭中学合并了“盐亭简易师范”、“县立女子中学”以及“文同”、“宏济”、“励进”等初级中学,更名为 “四川省盐亭县中学校”,学校迁址到盐亭县城西负戴山麓(现址),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在校生1400余人。
1966年受“文革”的影响,学校停课。
1968年开始复课。
1971年恢复正常招生。
1976年以后,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持续稳步发展,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著名的专家、教授、学者、高级干部和合格的建设者。近年来,学校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契机,更新办学理念,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跻身于绵阳市教育前列。
2002年被正式批准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4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理科实验示范学校。
2011年完成澳门特区政府援助灾后重建。
2014年被批准与原盐亭县文同中学合并为新的盐亭中学。
2014年08月19日,盐亭中学进行了首次搬迁到文同校区。
2015年3月16日下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与盐亭中学共建“科研兴校”实验基地授牌仪式在盐亭中学城北校区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盐亭中学成为全省第四个被省教科所授牌为“科研兴校”实验基地的学校。
2016年11月4日,盐亭中学庆祝建校90周年大会。
2017年,盐亭中学正以昂扬的斗志、崭新的面貌向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迈进。
教学成果
示范性普通高中
盐亭中学新校区宿舍盐亭中学于2002年被批准为“四川示范性普通高中”。在创建过程中,学校争取了省、市各主管的大力支持,县级各部门的鼎力相助和各界的有力配合,拆迁了县老年活动中心,合并县业余体校,增加校园面积10亩,新建4400平方米科艺楼、1920平方米学生食堂、4200平方米办公综合楼,改造图书楼、师生阅览室1100平方米,新建女生公寓2350平方米,改善男生公寓3100平方米,兴建田径场一个,新建学生浴室150 平方米,购买教师住房10套,合630平方米,改善办学条件投入增加20000万元,在校学生增加400余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升学人数持续增长,升学质量不断提升,影响和辐射作用越来越大。灾后恢复重建的盐亭中学将会更加绚丽夺目,更加灿烂辉煌。#p#分页标题#e#
盐亭中学承担教研课题12个,其中国家级2个。参研教师106人,占全校任课教师的80%。近三年来,教师撰写教研论文共426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的36篇,在国际有关学术团体交流的6篇,在省级刊物发表的52篇。论文获国家级奖的41篇,获省级奖的29篇。国家级研究课题《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现已结题,其研究成果已在推广。国家级研究课题《尝试教学与创新能力》即将结题。学校曾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全国先进单位”、连续10年被命名为“四川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曾被评为“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维护社会治安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