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平昌县第二中学位于大巴山南麓,美丽的酒香平昌县经济文化中心------江口镇新华街,.校园背依巍巍佛头山,面迎通、巴两河水,花园式的校园环境优美,是巴山红土培育栋梁的摇篮。学校管理规范,治校严谨。确立了“学生为本,德育为首,科教为先,质量为重”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爱国、重德、会学、创新以适应时代需要的后备人才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团结拼搏,求实进取”的校风、“言传身教,辛勤育人”的教风,“勤学苦思,化知为能”的学风。学校已与浙江大学、北大附中、成都七中、成都石室中学等名校联谊,建立了远程教学网络,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现已成为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文理学院学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习基地。
学校创办于1982年,其前身为“城关二小”,原名“平昌县江口中学”,当时学校仅设初中部,在校学生不足400人,校址在建设街现丽蜜饭店处,办学条件极为简陋。1983年春迁入现址,1984年秋季开始招收第一届高中班,1986年更校名为“平昌县第二中学”,高中部开始面向全县招生,1995年更校名为“四川省平昌县第二中学”,1999年12月跻身为“巴中市重点中学”。2001年7月根据县委、政府合理规划校点布局的办学理念,将原县职中和聋哑校合并于平昌二中(三校合一),现校园占地61亩,建筑面积38000余平方米(近两年新建校舍20000余平方米),86个教学班(高中部58个,初中部25个,特幼教部3个),6750余名在校学生(是三年前的三倍),教职工356人,是省市县先后表彰或命名的“四川省贫困山区普及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四川省中小学器乐教学先进学校”、“四川省家长示范学校”、“巴中市文明单位”、“巴中市绿色学校”、“巴中市卫生先进单位”“巴中市校风示范学校”、“巴中市高中教育质量十强校”、“巴中市德育教育先进学校”、“巴中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巴中市道路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平昌县高中教育质量功臣单位”、“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学校”、“平昌县计算机网络教学先进学校”,2003年获得平昌县综合考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艺体教育是该校的办学特色,艺体教育成果是巴山艺术教育的一面旗帜,是西华师范大学和达师专学生的实习基地校,是巴中市唯一一所能够享受北大附中优秀教育资源的示范校——北大附中远程教育平昌二中示范学校。
学校历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四川省平昌县第二中学,创办于1983年,原名“平昌县江口中学”,当时学校仅设初中部,84年开始接收第一届高中班,93年更校名为“四川省平昌县第二中学”,2001年6月将原职中、聋哑校合并于二中。现校园占地61亩,2016年秋教职工429人。有教学班110个,在校学生5580人,其中特殊教育班4个,在校学生20人,初中教学班35个,在校学生1621人,高中教学班71个,在校学生3939人。现系巴中市最佳文明单位,先后获得过省市20余项表彰奖励,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反应良好。#p#分页标题#e#
办学方向
坚持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实践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严格依法治校、以德育人,培养合格的新世纪人才。
荣誉称号
1、全校教职工在国家、省、市、县级报刊杂志发表了经验论文87篇,受各级表彰的先进个人172人次。
2、不少二中学子已成为各行各业杰出人才。曾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军事技能比赛获得五项个人世界冠军,受到江总书记表扬的消毅,现在国务院工作的冯凌雨,曾获得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歌手奖”的何鹏飞等同志就是该校高中毕业生。
3、在学生中积极要求加入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组织已蔚然成风,高2002级有两名学生已被光荣地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4、被转化的后进生中,有55人升入高校学习,进入名牌学校的有5人,有38人到部队,有15人转化为学生会干部和班干部,有18人毕业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5、学校跨入了“巴中市重点中学”行列,荣获“巴中市校风示范学校”、“巴中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巴中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巴中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巴中市安全文明学校”、《巴中市2002学年高中教育质量十强学校》等多项光荣称号。
6、学校成立了“北大附中远程教育平昌二中示范学校”,优化了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