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大邑中学是四川省级示范高中、四川省级校风示范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学校创建于民国17年(1928年)3月,其前身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平云书院;1997年被评为四川省级示范高中。截至2010年6月,大邑中学占地150亩。有教职工221人,其中市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49人,一级教师76人。学校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00多人。
办学历史
大邑中学创建于民国17年(1928年)3月,其前身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平云书院。民国18年(1929年),学校班次增多,校舍不能容纳。刘灼先,华秉年建议与第一高等小学堂即原平云书院旧址易校,得到县人赞同。留省同乡向刘自乾(文辉)军长请求捐助,刘捐金万元。民国25年,小学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完小毕业生逐渐增多。
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学校,仍沿用大邑县县立初级中学校名。同年12月29日,奉县人民政府通令,校名改为大邑县初级中学校。
1951年3月,县人民政府转川西行政公署文教厅刊制校印,校名又改为大邑县初级中学。
1953年1月,全省各普通中学重新定名,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厅通知,校名改为四川省大邑第一初级中学校。
1957年10月,四川省温江专员公署批复大邑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大邑第一、二初级中学合校问题的报告》,县一初中二初中合并,合并后校名仍沿用四川省大邑第一初级中学校。
1958年,学校增办高中班。
1960年5月1日,学校更名为四川省大邑城关中学校。
1969年9月,大邑县革命委员会文教组办公室宣布大邑县城关中学停办。
1971年1月22日,县委指示城关中学恢复。
1978年,学校列为温江地区重点中学。
1982年12月,大邑县城关镇更名为大邑县晋原镇,学校随即按温江专员公署行,校名更为四川省大邑县晋原中学。
1983年,学校再次列为温江地区重点中学。
1997年,更名为四川省大邑中学。
2000年,学校获四川省委宣传部和教委表彰的“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2002年,学校获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师资力量
2010年,学校在编教职工221人,其中市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49人,一级教师76人,有市学科带头人3人、省市优秀教师8人、市优秀青年教师12人、大邑名师36人,县学科带头人42人。
硬件设备
截至2010年6月,该校建有1个400米和1个200米标准环形塑胶跑道,学校有理、化实验室各6间,理化准备室各1间,仪器室各2间;生物实验室4间,生物准备室、仪器室各1间;微机教室4间;有能容纳三个班学生的小型多媒体教室3个,能容纳300人的大型多媒体学术厅1个;有画室4间,标准舞蹈室180平方米,音乐教室100平方米,钢琴、风琴、音响等设备一应俱全;配有校园广播站且设备齐全。图书馆近1000平方米,配有纸质图书近4万册,师生电子阅览室1个,各种报刊杂志120余种。#p#分页标题#e#
学校荣誉
截至2010年5月,学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级校风示范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红旗团委标兵、四川省先进职工之家、四川省教育厅德育试点联系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四川省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绿色学校、大邑县平安校园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