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娄山中学简介
学校创建于1965年7月,1995年成为公办转制初级中学,2007年9月恢复为公办建制初级中学,2013年9月扩大办学规模,与新古北中学合并。多年来,不管办学体制如何变化,办学规模如何改变,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之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凭借师资强、校风好、质量高而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并获得很高的评价。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优质资源的拓展以及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分为东、西两个校区(西校区为原新古北中学校区),整个校园面积从原来的14亩地扩大到42亩地,校舍建筑面积从11000平方米扩大到26000多平方米,拥有各专用教室28个,全部教室(包括各专用教室)配置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推拉式无尘白板,实现了信息互动化,教室数字化、无尘化。同时拥有满足特色项目发展的专用教室如乒乓球馆2个、合唱室2个、棒球场1个,京昆室1个以及可以开展8个项目的城市少年宫。
学校办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品行端正,基础扎实、文理相融,理科见长,具有发展潜能”。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市“十佳少年”。科技、环保、乒乓和合唱为学校特色项目,近年来,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全国级奖的48项,市级奖390项。其中乒乓队为市的二线高水平运动队,合唱队曾获“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合唱比赛上海少年组“十佳歌团”称号,乒乓队和合唱队多次赴日本、法国、韩国以及港、澳、台地区交流访问。
学校以“质量求生存,创新求发展”,实施校本管理,建立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科学的流程管理,在继续保持娄山“基础扎实”特色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发展三种学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区名列前茅。
学校多年来坚持“规划先导,科研领先”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学校共有七项市、区级教科研课题,其中《多元智能的开发与整合》为新立项的重点课题。理化生教研组的两项课题分别获区科研成果的二、三等奖,学校曾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科学院科研先进单位。
学校始终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可爱娄山人”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题,并开展“学会做人”的系列教育活动。学校十分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举办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形式,以及加强学校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具有娄山特点的学校文化系统工程,使学校成为“探索求知的学园”、“充满亲情的家园”、“生动活泼的乐园”、“整洁美丽的花园”。#p#分页标题#e#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环境保护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英特尔”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实践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PD)项目成员学校等,被授予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长宁区文明单位、区教学工作先进示范学校、区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等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