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静高级中学简介:
和静高级中学的校园里,绿树成荫、绿草覆地、花香馥郁,茵草绿树使你享受自然之意;宽敞明亮的教学楼、设施齐全学生公寓、民族餐厅、标准田径场,彼此呼应、错落有致。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实验室、广播室和阅览室……在和静高级中学已不是时髦词;功能更全、设备更新的现代化教学综合楼正在收尾阶段;校园网的建设也正在实施中。 现在的和静中学是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的结合、自然之美与人文创新的契合。诸多荣誉铸成了和静高级中学致力于构建“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丰碑。
和静高级中学是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创办的一所县级高级中学,创办于2002年7月,本科上线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位居巴州第四位。
2014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77.78%,巴音其米格同学更是以666分得高分迈进北京大学,创造了和静县的历史,夏合娜孜同学更是以710的高分考入韩国延世大学,是和静县第一个考入韩国大学的同学。
2015年高考,全校600分以上3人,其中王依晨同学以639得高分取得了全疆文科第15名,巴州第2名的成绩录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和静高级中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和静高级中学地处和静县城光明路,占地125亩,场地开阔,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学习环境幽雅,绿化率达49%,现已初步建成了生态花园式学校。学校学生公寓楼、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大礼堂、校园田径场、餐厅等配备设施一应俱全,每间教室均配备有大屏幕彩电和多功能投影设备,实现了电化教学,校园网已投入使用。学校现有教学班75个,学生3711人,其中住校生2130人,教职工338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达到37人。
“自治区示范性高中”、“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德育示范校”、“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单位”、“自治区卫生红旗单位”、“自治州示范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等荣誉30多项,2006年3月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2010年9月在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的复检中以南疆片区第一,全疆第三的成绩通过复检。先后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大、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输送了大批人才,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给予你的,不仅是爱心,还有耐心和恒心,我们会无比珍惜你的每一次成长。
和静高级中学是一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育人育心”的教育思想的学校,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人文关怀、将严格教育与爱心疏导相结合,不断拓展德育教育工作、教研教学工作;师生们沿着“为成功人生做准备”的路,坚定不移的前行着。#p#分页标题#e#
“成功”并不是意味着非要成为成名成家不可,也并不意味着非要做出杰出成就不可。“为成功人生做准备”的校训,对学校来说,就是如何根据21世纪的人才标准制定办学目标、育人原则、教育和教学方法的问题;对教师来说,就是如何进行教育教学创新,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就是努力“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做一个有价值的人的问题。
作为“班长”的姜发军校长告诉记者:教育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一个拙劣的外科医生,一次手术只能伤害一个人,而误人子弟的教师,就会毁掉几十名学生。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如果没有过硬的知识和本领,怎么能够做到不辱使命呢?因此,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是根本。因为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则是教育质量的生命之源。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知识传播和创新的重要方面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对于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重德、敬业、启智、爱生”是我们和静高级中学的校风。
和静高级中学把职业道德放在教风的首位,可见“德”是建校的高压线,警戒线,临界线。在思想意识的“德”之下,就是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体现,而“启智”又是“为成功人生做准备”的一把金钥匙。这一切正是“爱生”最大的体现。
我们给予你的,不仅是爱心,还有耐心和恒心,我们会无比珍惜你的每一次成长。一切德与爱,尽在其中。是“办人民满意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教育工作宗旨在和静高级中学凝聚和升华。
走过艰辛的5年,和静高级中学丰盈了自己,也成就了莘莘学子;“以德立校、教学为主、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已声誉鹊起。除了本县,还有和硕、焉耆、博湖、尉犁以及周边团场学生也纷纷前来就读——“为成功人生做准备”。2012年和静高级中学高考上线率72.8%。据悉,2013年还会有更大的突破。
近几年,和静高级中学在教育教学、德育教育方面取得的明显成绩,是社会合力推进的结果。面对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和静高级中学以同样的爱心回报社会。因为学校肩负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每个孩子的前程,校领导进一步提出了学校今后的发展目标: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办出学校一流的学科,培养出一流的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