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荣誉
保山市第七中学地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隆阳区板桥镇,距城3公里,交通便利,有三路公车可直达,学校是“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云南省绿色学校”、“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前身为“远征中学”。
学校发展史
70载栉风沐雨,学校在发展中几经变迁,1945年为纪念滇西抗战胜利,表彰中国远征军抗日功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等在远征军司令部旧址建立了远征中学,李根源亲自题写“远征中学”校名。随着中国共产党在保山第一支革命武装力量的建立,远征中学先后有300余名学生参加了革命工作。因此,远征中学也被称为保山革命的堡垒和摇篮,在保山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73年,始建板桥中学,1992年搬迁至板桥街子,并更名为“保山市第七中学”; 2012年3月,为整合教育资源,促进规模化办学,合并了位于刘家坡的板桥中学(后建),使学校办学实力进一步加强。
办学理念
经过多年的积淀,学校形成了“思远、行远”的办学理念、“崇德尚礼、格高志远”的校训和“规范、质量、特色”的发展愿景,确定了“面向全体、关注个性、多元发展”的办学宗旨,并以“培养有责任感、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终生幸福的人”为培养目标,努力营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环境。
办学规模
目前,学校占地121.77亩,有教学班60个,在校学生3457人,教职工230人。学校硬件设施齐备,现有综合楼一幢,教学楼三幢,学生宿舍楼三幢,教师宿舍楼五幢,办公楼一幢,餐厅一幢,400米运动场一块,配备有完中一类标准理化生实验室、通用技术室、信息技术室、报告厅、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功能室及其它教育教学设施。
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敬业奉献、团结务实,教师中有中、高级教师112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区级骨干教师8人,隆阳区名师工作室成员2人。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加强了教学改革和校本教研,多措并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多次获“隆阳区中高考优异奖”,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了拓宽学校发展渠道,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学校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探索校本课程建设,尤其加强了德育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海量阅读和一系列专项活动,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可能性的发展。
学校学费
保山市第七中学严格按照财政、物价和教育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p#分页标题#e#
奖励与助学
1、高中助学金:高中部分学生每学年可享受贫困生生活补助一等2500.00元、二等1500.00元;
2、高中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学生免交学费;
3、彩票公益基金:家庭特别困难学生通过申请可享受到1000.00元的资助;
4、家庭特别困难学生,通过申请,每月可以享受100.00-200.00元的生活补助金,保证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5、学优奖,学校每学期对各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
6、进步奖,学校每学期对各年级进步最大的学生进行奖励;
7、人口较少数民族可享受到专项助学补助资金;
8、学校捐款、教育工会、红十字会、社会爱心组织资助,特殊困难学生可通过学校帮助申请相关救助资金;
9、高中毕业后,家庭贫困学生可以申请大学生助学贷款。
高考优异奖
考上全国排名10名以前重点大学的学生奖励5000.00元/生;考上全国排名11-50名重点大学的学生奖励2000.00元/生;考上全国重点艺、体类院校的学生奖励2000.00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