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简介
河南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是河南科技学院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与服务部门。河南科技学院的成人教育起步于1988年,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需要,在原“星火计划培训中心”和“燎原计划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高等职业技术培训中心”;1993年以单独招生的方式开始举办专科层次的成人函授学历教育;1994年“高等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更名为“成人教育部”,并在专科层次函授教育的基础上,同时举办专升本层次的成人函授教育;1995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原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在我校设立了“河南省职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主要承担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岗位资格培训和专业课教师培训任务;1999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培养培训基地”;1999年12月,学校在成人教育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
办学历程
2000年开始举办成人高职脱产教育;2002年开始举办高起本层次的脱产教育,同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开始承担全国高职高专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任务。2009年,学校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培训基地”。
2013年在成人教育学院基地管理与培训科的基础上,学校设立了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与成人教育学院合署办公)。目前,河南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一项工作是承担高职高专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培训任务;另一项工作是开展高中起点升专科、高中起点升本科和专科起点升本科等三个层次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师资力量
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设有教务科、学生科、招生办公室和培训科等4个科(室),有在编职工18人,其中外聘人员4人。在编人员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人。
成考招生专业
1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高升专) | 高起专 | 理工类 |
2 | 计算机应用技术(高升专) | 高起专 | 理工类 |
3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高升专) | 高起专 | 理工类 |
4 | 电气自动化技术(高升专) | 高起专 | #p#分页标题#e#理工类 |
5 | 畜牧兽医(高升专) | 高起专 | 农科类 |
6 | 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升专) | 高起专 | 理工类 |
7 | 语文教育(高升专) | 高起专 | 教育类 |
8 | 计算机信息管理(高升专) | 高起专 | 经管类 |
9 | 电子商务(高升专) | 高起专 | 经管类 |
10 | 旅游管理(高升专) | 高起专 | 医学类 |
11 | 动物医学(专升本) | 专升本 | 医学类 |
12 | 农学(专升本) | 专升本 | 农科类 |
13 | 园林技术(高升专) | 高起专 | 农科类 |
14 | 园林(专升本) | 专升本 | 农科类 |
15 | 学前教育(高升专) | 高起专 | 教育类 |
16 | 学前教育(专升本) | 专升本 | 教育类 |
17 | 教育学(专升本) | 专升本 | 教育类 |
18 | 法学(高起本) | 高起本 | 法学类 |
19 | 法学(专升本) | 专升本 | 法学类 |
20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升本) | 专升本 | 经管类 |
21 | 会计(高升专) | 高起专 | 经管类 |
22 | 会计学(高起本) | 高起本 | 经管类 |
23 | 会计学(专升本) | 专升本 | 经管类 |
24 | 市场营销(高起本) | 高起本 | 经管类 |
25 | 市场营销(高升专) | 高起专 | 经管类 |
26 | 市场营销(专升本) | 专升本 | 经管类 |
27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升本) | #p#分页标题#e#专升本 | 理工类 |
28 | 城乡规划(专升本) | 专升本 | 理工类 |
2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 专升本 | 理工类 |
30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 | 专升本 | 理工类 |
3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起本) | 高起本 | 理工类 |
3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 | 专升本 | 理工类 |
3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 | 专升本 | 理工类 |
34 | 汉语言文学(高起本) | 高起本 | 文史类 |
35 |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 专升本 | 文史类 |
36 | 英语(专升本) | 专升本 | 文史类 |
办学思想
学院坚持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为重点,稳定招生规模;以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改革管理方法和管理能力为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努力提高管理效率;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学校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十多年来,学校己为社会培养了成人高等教育各类专业人才3万余人,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