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自考公办

专业与就业指导量身定制雄厚的师资队伍完美的教学设备军事化的管理优美的教学环境完美的就业体系学校咨询老师1对1
当前位置:学成网 > 学历提升 > 自考学校 > 广东工业大学自考
当前位置:学成网 > 学历提升 > 自考学校 > 广东工业大学自考

广东工业大学自考

性质:公办
层次:自考学校
自考学校
广东工业大学自考
4.6 很好环境4.6分   师资4.8分   服务4.6分   效果4.4分
院校性质:公办办学层次:自考学校
学校形式:自考建校时间:1984年
学校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29号
自考学校
资讯MORE+
学校介绍
学校介绍

  广东工业大学自考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六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加强与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办学实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日益提升。2019年首次进入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千强”名单,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中国大陆高校第51位,USNews2020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国内排名第45位、世界排名第268位。

  学校坐落于中国南方名城广州,拥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等多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3066.67亩,环境优美。大学城校区突出工科特色优势;东风路校区突出国际设计创意特色优势;龙洞校区突出管理学、理学、社工服务特色优势;番禺校区突出中外合作办学特色优势。

  师资力量

  学校高度重视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2000多人,拥有职称自主评审权,其中正高级职称400多人,副高级职称约700人。先后推出“百人计划”“青年百人计划”“培英育才计划”“教师出国研修计划”等,师资实力日益雄厚。目前拥有全职院士1人,聘有外籍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拥有“教育部高层次人才”、国家“杰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人才达100多人次,珠江学者、青年珠江学者、省“杰青”等省级人才100多人次、省部级“创新团队”14个。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开放办学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国(境)外150多所知名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培养、教学改革、师资培养、人才引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和科研工作国际化创造条件、提供良好平台。学校高度重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与技术培训。现有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1个、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1个,开办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动画专业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国际班5个。

  自考招生专业

序号专业名称层次专业代码专业分类#p#分页标题#e#
1环境设计本科130503艺术类
2行政管理-大专专科690206经管类
3行政管理-大专专科690206经管类
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大专专科A080604理工类
5投资学-本科本科020304经管类
6行政管理-本科本科120402经管类
7视觉传达设计-本科本科130502艺术类
8自动化-本科本科080801理工类
9工程造价-本科本科120105经管类

  办学条件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坚实基础、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现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认证/评估通过15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18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99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拥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8个、省教学名师16人。近五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4项、二等奖21项。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校舍建筑面积161万余平方米,现有计算机15500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15.21亿元,拥有藏书401.1万册、电子图书237.04万册。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促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以工为主、与产业深度融合、极具创造活力的“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p#分页标题#e#

新闻推荐MORE+
热门专业MORE+
学校推荐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