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自考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以原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基础重建,隶属战略支援部队,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担负着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学校有80余年的办学历史,前身是军委工程学校第二部、第三部和东北民主联军测绘学校,先后为国家和军队培养20余万高素质人才。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首批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军队唯一的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基地、全军出国人员外语培训基地、外国军事留学生汉语培训基地。
学校创建于1931年1月,前身是军委工程学校第二部、第三部和东北民主联军测绘学校;先后由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自考招生专业
1 | 计算机网络(停考过渡)-本科 | 本科 | 080709 | 理工类 |
师资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有2000余名教学科研人员,拥有博士生导师153人、硕士生导师44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相关专家7人,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军优秀教师3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5人,何梁何利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奖和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12人,全军科技领军人才2人、学科拔尖人才7人,4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4人被评为“全军资深翻译家”;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把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作为战略性基础工程,按照信仰立魂、素质立身、气节立志、本色立业的思路推进育人工程。学校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速推进现代化教学,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先后有6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41篇论文获全军(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36篇论文获军队(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600余人次获国际、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一等奖以上奖励,1人获得“钟家庆”数学奖、3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人获国家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奖、2人获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1个团队获全国首届高校网络安全联赛唯一特等奖,学员代表我国参加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世界军事定向越野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毕业学员中,2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15位成长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百余名成长为将军和省部级领导干部。#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