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自考简介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办学历史溯源于1979年成立的北京市经委职工教育师资进修学校和1980年成立的华北石油职工大学。1984年,北京市公交职工学院(原北京市经委职工教育师资进修学校)更名为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河北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原华北石油职工大学)整体划转并入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同年,原国家经贸委在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挂牌成立北京经理学院。2006年,学校转制为普通高等学校,更名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办学理念
在四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厚德强技、慎思笃行”的办学理念,坚持办学为民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服务地方的责任使命,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培养面向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服务、经济管理、文化创意、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高素质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北京望京和河北固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87亩。学校设有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信息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珠宝与艺术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德诺浩汽车学院以及基础部、思政部12个教学机构。设有25个招生专业及方向,其中,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1个,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1个,北京市职业院校工程师学院及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现有专任教师203人,在校生30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94人,占比46.3%,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北京市社科理论百人工程”人选、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创名师、教学名师等近20人。此外,学校还聘请其他院校知名教师、行业企业专家、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等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岗位认知、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位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搭建了“政校行企”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共谋发展、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先后与西门子、联想、腾讯、航天金税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育人”协议,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校企联动、共育人才,产学研一体融合发展。
合作办学#p#分页标题#e#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作为最早开展国际教育的职业院校,已对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5万余名留学生进行了汉语培训,对外汉语培训规模居北京地区高校前列。与美国、英国、泰国等院校和机构开展“2+2”、“3+1”、交换生等多种模式校际合作;与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合作筹建“北京伦敦商学院”,打造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新平台。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政策环境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学校加快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继续秉承“积学求是、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厚德强技,慎思笃行”的办学理念,以改革创新的胆识和气魄,以勇于争先的精神和智慧,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向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高职学院”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