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工程学院自考简介
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1800亩,分为风华校区、翠柏校区和杭州湾校区。现有13个二级教学单位,45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875人,其中高级职称352人,博士333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3470余人。
教学实力
学校重视学科建设,坚持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专业设置紧密对应区域产业结构,应用型专业达到90%以上。同时,学校瞄准国际工程师培养标准,通过专业认证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实质等效,11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现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学科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优势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院士工作站、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新型高校智库、博士后创新工作基地等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5个,市重点建设学科7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市品牌专业3个,市优势专业5个,市特色专业4个,市级服务型教育重点专业群2个。
自考招生专业
序号专业名称层次专业代码专业分类1 | 计算机信息管理-大专 | 专科 | 4082207 | 理工类 |
2 |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 | 本科 | 080208 | 理工类 |
3 | 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 | 本科 | 1082208 | 理工类 |
4 | 汽车营销与售后技术服务-本科 | 本科 | 1081722 | 文史类 |
办学条件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4亿元。专任教师中有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钱江学者2人、省151人才一二层次培养人员7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教师3人、市突出贡献专家6人。通过“百名博士进企业活动”、“引进具有企业经历的实践指导教师计划”等措施,打造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双师双能”型教师已占专任教师65%。
校企合作
学校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区域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共建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工程学院工程软土实验中心;与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厦门大学共建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与中科院材料研究所、中石化镇海炼化、宁波市安监局共建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与宁波市交通委、宁波市交警总队、宁波市住建委、宁波市建设集团共建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与李泽湘教授团队共建机器人学院;校地共建象山研究院、奉化研究院、三门研究院、中乌新材料研究院和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等;与杭州湾管委会、大众和吉利汽车等以理事会形式共同建立“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教育联盟;投资3亿元的宁波市先进制造业公共培训平台已在翠柏校区中建成,国家先进技术课程创新基地、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宁波分中心和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学院、清水湾智能产业园过渡园“两院一园”先后落户翠柏校区;实施百名博士(教授)服务百家企业的“双百”工程,近百名名博士(教授)进驻企业。#p#分页标题#e#
对外合作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强化外向型办学特色。1984年被教育部列入联邦德国援建4所高校之一。目前,国际化办学进程日益加快,已与30多个国家近百所院校建立起稳定长期的校际合作关系。2011年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2015年在格林纳达正式开办孔子课堂。2017年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合作举办中美合作信科专业。2019年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机械工程专业。
展望未来,宁波工程学院将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坚持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力争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服务地方、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成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