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大学自考简介
天津外国语大学(简称“天津外大”、“天外”)是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精神,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主体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河北外国语专科学校、天津外国语专科学校。1974年,学校恢复并改名为天津外国语学院,同年招生的有英、日、法、俄、西班牙等语种。1977年恢复高考后,恢复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英语和日语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外国语大学。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9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3套国际标准的同声传译报告厅,7个语种11套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以及覆盖两个校区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学校学习资源丰富,两个校区图书馆馆舍面积2.3万余㎡,藏书738万册(含中文、英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泰语、缅语等多个语种多个学科的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中外文报刊、杂志1600余种,88个文献类型、语种及学科专业覆盖较为全面的中外文数据库;收藏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出版的近2万册中外文文献中,西文善本、名人题赠、清末线装书和汉学相关文献共计520余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学术资料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学校体育设施完善,拥有标准运动场、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万余平方米的综合体育馆,建有游泳馆、击剑馆等现代体育场所。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万余人,生源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学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广辅修、双学位、项目班、“外语+”与“专业+”等形式多样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大型国际会议的翻译和外事接待服务,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研修,不断拓宽学生接受多元文化的渠道,突出具有天外特色的语言训练和复合专业教育。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高水平,近5万名优秀校友活跃在外交、外贸、新闻、财经、法律事务、教育等各条战线,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和欢迎。与一汽丰田、三星电子等世界500强公司建立75个实践基地,包括凤凰卫视美洲台等多个海外实习基地。学生在全国多种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p#分页标题#e#
自考招生专业
1 | 英语(国际贸易方向)(本) | 本科 | 文史类 | |
2 | 日语(外贸日语方向)(专) | 专科 | 文史类 | |
3 | 日语-本科 | 本科 | 565 | 文史类 |
4 | 日语(外贸日语)-大专 | 专科 | 137 | 文史类 |
5 | 英语-大专 | 专科 | 514 | 文史类 |
6 | 英语(外贸英语方向三)-大专 | 专科 | 503 | 文史类 |
7 | 公司管理-本科 | 本科 | 662 | 经管类 |
8 | 英语-本科 | 本科 | 597 | 文史类 |
师资队伍
数十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在我国外语界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大师和翻译家,如钟作猷、金隄、朱万清、修刚、王铭玉等,学术薪火相传,积淀深厚。学校现有教职工千余人,其中专任教师(含外籍教师)七百余人,专任教师中超过60%的教师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部分专业达到100%。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天津市教学团队、天津市教学创新团队11个、天津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8位教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含副主任委员、分委员会主任委员)。70余人次分别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等省部级及以上各类荣誉或称号。学校5个创新团队入选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建有天津市外事翻译人才储备基地。
国际合作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30多个国家的220余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9年,学校获批与保加利亚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学校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天津市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设有“天津外国语大学来华留学生新生奖学金”,每年接收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近2000名长短期留学生来校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或者短期研修。依托与国外高校的良好合作关系和“2+2”、“3+1”、“4+1”等合作办学项目以及联合培养硕士、博士项目、国家汉办学生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等渠道,每年派遣大批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学校积极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先后与韩国、葡萄牙、俄罗斯等国高校合作开设9所孔子学院,多次被国家汉办授予“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曾两次获评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p#分页标题#e#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外国语大学,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求索精神、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