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与陕西省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既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又承担陕西省共青团干部及其他青少年工作者的教育培训任务。
学院由1952年创办的陕西省团校发展而来。1984年在团干部短期培训的基础上正式举办大学专科教育,1988年创建陕西青年干部学院;1994年更名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同时保留了陕西省团校的性质、任务和校名;2003年开始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05年正式转制成立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学院有含光、雁塔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436亩,固定资产总值9812.13万元(校舍除外),其中教学仪器设备1698台(套),总值3068.84万元。馆藏图书38.71万册,报刊杂志446种,电子图书1610G。设6个教学系36个高职专业,在校学生8000余人,教职工333人。
历史沿革
1951年1月9日团陕西省工委召开常委会,决定创办陕西省团校。
1952年8月14日经团中央和西北团工委批准,团陕西省工委书记李连璧同志兼任陕西省团校首任校长。
1952年3月,陕西省财政厅下拨建校专款24亿(旧币),建筑面积3285平方米。同年8月西安市建设局批准,在西安市南郊小寨东路征用土地40亩为陕西省团校建设校址(现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1952年11月27日破土动工,1953年5月27日竣工。1954年10月28日,经团中央批准,陕西省团校与中央团校西北分校合并,称中央团校西北分校二部,孔芳修同志任二部主任。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原校区,迁入中央团校西北分校院内(现西安市第二保育院、农机局、含光大厦)。
1955年6月1日中央团校西北分校撤销,中央团校西北分校二分部恢复原来“陕西省团校”名称,孔芳修同志恢复陕西省团校校长职务。同年9月初搬进新校址。
1981年9月开始招收一年制长训班,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录取学生,学习期间实行行政干部26级工资,毕业后直接定级行政干部25级。开始涉及学历教育。
1983年9月开始正式招收两年制大专学生。
1984年中共陕西省委陕字(1984)19号文件规定,陕西省团校为大学专科体制,学制两年,毕业学生按大学专科学历对待。1985年4月30日陕西省委组织部发陕组通字(1985)34号文件,规定陕西省团校为副局级单位,实行校处两级管理。
1988年2月1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陕政函(1988)18号文,改“陕西省团校”校名为“陕西青年干部学院”,并同时给国家教委发文备案。
1988年4月经教育部专家考察组审查,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改制为成人高等学院体制,“陕西青年干部学院”改名为“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p#分页标题#e#
2004年4月学院开辟南校区,同年9月04级学生入住南校区。
2005年3月15日,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顺利通过陕西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转制为普通高校,“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改名为“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2005年7月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成立。
2006年3月2日,国家教育部行文通知,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备案成立。
2006年5月20日,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2007年8月30日,经学院、陕西人民政府、陕西省教育厅,会议商议已经向教育部备案筹建"陕西青年政治学院(筹)"
专业设置
据2015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6个教学系和思政部、继续教育中心、培训部9个二级教学单位,有三年制高职招生专业36个。
师资力量
根据2015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33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76人,占专任教师的47.51%;博士研究生5人,占专任教师的3.13%;具有副高以上职称38人,占专任教师的23.75%;45岁以下125人,占专任教师的78.1%,学院有“双师”教师104人,占专任教师的65%。
教学建设
根据2015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省级重点专业5个,院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3个。建有60个高标准专业实训室,其中3个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3个被评定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学生社团
根据2015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宿莽文学社、梦想剧社、精武协会等20多个由学生自主发起和管理的学生社团,涵盖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业余爱好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