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实验》 作文(1)
星期五的班队课上,吴老师手中拎了一个袋子,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见了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都不知道吴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吴老师走上讲台,神秘兮兮地对大家说:“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做一个实验,好不好?”说罢,老师便从口袋中拿出许多东西来,有:一个铁架台,一盏酒精灯,一张纸和一盒火柴。同学们见了,高兴极了。这时,吴老师又清了清嗓子说:“自古以来,人们都是以铁当锅,而我现在要以纸当锅,把水来烧开。”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便纷纷议论起来,教室里一下子像点燃了炸药包似的,嘈杂起来,气氛也活跃了起来。有的同学说:“这怎么可能呢,水还没烧开,‘锅子’就要被烧着的。”有的同学说:“这也是可能的,我以前就看过这种实验的!”还有的同学反驳道:“这根本就不可能,谁不知道火会把纸烧着的?”“好了,同学们,我们要用事实来证明,不能凭空瞎说。”一旁耐心听我们辩论的吴老师终于开口了。顿时,争论不休的我们又立刻安静了下来,教室又变得鸦雀无声了,恐怕连根针掉下去都能听见。实验开始了,只见老师迅速用纸折成一个‘锅子’,再把少量的水小心翼翼地倒入‘锅中’再把它放在铁架台上,然后用火柴点燃了酒精灯。火苗“呼”的一下子串了出来。同学们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生怕错过了哪一个细节。还有的同学呢,则是掌心相对,默默地祈祷道:“小心啊,老师,千万别烧着了啊。”还有的同学竟然跳上椅子,站得好高,担心把精彩的地方给错过了。不一会儿,一个淡淡的焦味扑鼻而来。
我立刻低下头一看,呀!不好,“锅底”已经被烧黑了。我想:“锅子”会不会烧着啊?正在这时,老师用手只测了测水温对我们说:“水已经热了。”大约又过了两三分钟,“锅中”冒出了缕缕白烟。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水开始冒泡了,啊水竟然烧开了。这真是不可思议啊,同学们见了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实验结束了,老师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听罢,同学们各抒己见,小红首先发言:“水可以抗火,所以纸不会被烧着。”小刚又站起来发言:“纸的质量好。”早已迫不及待的小华也站起来说:“水在保护‘锅子’。”老师听了,笑眯眯地说:“同学们的想法只是种种猜测,真正的原因是:谁的最高沸点是100度,而纸的着火点是183度,烧水的时候,水不断地从‘纸锅’上吸收热量,是‘纸锅’永远达不到着火点。所以,水沸腾时‘纸锅’不会被烧着。”听完老师的话,同学们恍然大悟,犹如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似的。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我们不能凭空想象,胡言乱语,而是要有科学依据。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探索大自然中无穷的奥秘。
《有趣的实验》 作文(2)
也许是我们男孩子的天性,我们对实验有一种天然的爱好。这不,有一天,老师告诉我们:“过几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有趣的实验。”一听“实验”这个词儿,我就迫不及待地问:“老师,做什么实验?”
“到时候,你就知道啦。”老师神秘地说。于是,我怀着急切的心情盼望着这一天早点儿到来。
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第三节课,老师来到教室摆好了实验用品,便开始做了起来。只见老师首先在量筒里装进一些清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水中,再用滴管吸满盐酸注入量筒内。几分钟后,鸡蛋沉在水底,一动也不动,仔细一瞧,却起了变化,只见蛋壳上裹满了薄膜似的一层东西,走近一看,才发现这东西是密集的小气泡。气泡越来越大。不一会儿,鸡蛋动了动,离开了量筒底,好像有点不太心甘情愿似的,似浮似沉。我的心也随着它忽上忽下而一会儿轻松一会儿紧张地变化着。最后,鸡蛋还是迅速地浮了起来。这时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欢呼:“浮起来了!浮起来了!”
一阵笑声过后,有位善于动脑筋的同学站起来问老师:“鸡蛋可以浮起来,鸭蛋行吗?”老师笑了笑,慢条斯理地回答:“看一看就明白了。”只见老师一边说,一边把鸡蛋取了出来,再换了一个鸭蛋,也照样滴进几滴盐酸。不大一会,这小家伙也爽爽快快地浮起来,又引起一阵欢笑。小实验成功了。
小实验多有意思呀!我高兴极了。我想,我们从小就要热爱科学积极参加实验,只要好好学习,将来也一定能攀登科学高峰。这时,一阵风吹过,我从窗口看去,只见校园里的芙蓉花也为我们小实验的成功而张开了笑脸……
《有趣的实验》 作文(3)
作文课上,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白纸,让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圆,接着画上花瓣,然后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之后再把这朵花剪下来。我小心翼翼地沿着线一边 剪一边想:老师要干什么呢?真奇怪。老师又叫我们把花瓣往里折、压平。接着老师端来一盆水神秘地说:“你们把花放入水中花会开,你们信吗?”我们觉得很好 奇,都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花放入水中。我们全神贯注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水里的纸花,充满期待地等着花开。过了一会,水里的纸花慢慢地开了,水里变成了一 个色彩缤纷的大花园。
老师告诉我们水有张力,所以纸花才会在水里开放。这个实验神奇有趣,太有意思了!
《有趣的实验》 作文(4)
今天,我心血来潮,想测一下油、胶水、洗发露和环保酵素可不可以在水中溶解。
我先取了50毫升的自来水,再把油给倒入水中。我发现它并没有像潜水艇一样“潜”入水中,而是躺在水面上睡大觉。于是,我就用搅拌棒把它“摇醒”,可是它居然对我不理不睬,继续睡大觉。所以,我认为它不能溶解于水。
然后,我又把环保酵素给倒入另一杯50毫升的水中,只见它调皮地钻入水底,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我又拿起搅拌棒想把它“揪”出来,可是,它又好像神仙一样“隐身”了起来。()所以,我认定它可以溶解于水。
接着,我又做了洗发液和胶水的溶解实验,结果它们都能溶于水。
啊!这个实验真好玩!它不仅使我知道了许多知识,还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有趣的实验》 作文(5)
春天的轻盈带来了溪流的色调。小金鱼成群结队来到小溪边报告。杜鹃花和桐树也伴随着溪流的色调绽放。太阳像一个红色的气球一样反射在溪流中。天空也很晴朗,我被小金鱼吸引住了。为什么小金鱼会死?
无意中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了太阳,小金鱼突然没跳那么多,时间一个接一个地过去了。虽然小金鱼失去了活力,但它最终没有死。这一次我给了小金鱼一定量的食物,比如面条、米饭和面包屑。小金鱼不仅没有死,还在凉爽的溪水中轻快地嬉戏。它不怕坚持住吗?一个又一个的猜想还没有被证明。所以,我把小金鱼放在通风的地方。大约10分钟后,小金雨似乎失去了力量。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金鱼终于完全死去了。我了解小金鱼的死因: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小金鱼不适或死亡。通过这个实验,我解决了小金鱼死亡的原因之一。小金鱼是各种各样的动物。他们可以吃加工食品。小金鱼与自然联系紧密。我们需要它,它也需要我。自然和人类是不可分割的。
《有趣的实验》 作文(6)
在上星期的科学课上,老师带我们走进了“物体沉和浮”的实验教堂。课后,“硬币是否能浮在水面上?”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认为硬币能浮起来,可同桌却不这么认为,为了这个答案,我和同桌争的面红耳赤。于是,我决定自己试一试。
回到家,我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迫不及待地做起了浮硬币实验。我先跑进厨房接了满满一盆水,然后我找了一枚硬币,信心十足地往水里一丢,两秒钟还没到,只听“扑通”一声,硬币就跟水面说了声“再见”。“咦,怎么回事?也许是丢的太重了。”我把硬币捞上来,用布擦干,又在水面上放了一次。可硬币对我做了个“鬼脸”,又沉入了水底。
我不灰心,又做了第三次。这一次,我总结了前两次的教训,轻轻地、小心地将一枚一角钱硬币平放在水面上,麻利地将手指从水中抽出来,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地面,等待奇迹的发生。一秒、两秒、三秒……硬币居然没有沉下去!我高兴极了,大叫道:“我成功了,硬币能够浮在水面上!”
后来,我又放了几枚硬币在水面上,发现他们同样可以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如果轻轻吹一口气,它们还会像小船一样往前走呢!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小实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大自然的无穷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有趣的实验》 作文(7)
日常生活中,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有趣的现象,你看,同样是球,氢气球会往高空飞,铁球抛出后会往下落,皮球掉在水中会浮在水面上,而乒乓球在球台上会跳跃,这些自然现象真是奥妙无穷,奇趣横生。
今天,我又了解了不同液体的比重问题,其中的科学知识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老师上课时给我们介绍过,水比油重,盐水比水重,而水银比盐水更重。事实是不是这样呢?为了验证盐水比水重,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首先我准备了两个玻璃杯、一个鸡蛋、一大勺盐、一点蓝墨水和一根搅拌棍,然后往两个玻璃杯中注入了相同数量的清水。
准备工作完毕后,实验就开始了。我先将一些盐撒入第一杯清水中,并用搅拌棍进行充分的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盐,直到杯中的盐不能溶解为止。接下来我把蓝墨水轻轻地倒入第二杯清水中搅拌均匀。做完这些工作后,我把拌有墨水的一些蓝水慢慢地倒进盐水里,一个奇迹在我眼前出现了,蓝水竟然全部浮在了盐水的上面,而且分界线都看得清清楚楚,好像中间用物体隔开来的一样,太妙了!接下来,我又将准备好的鸡蛋轻轻地放入水中,啊!鸡蛋浮上来了,泡在蓝色的水中,我又重重地摁了一下鸡蛋,没过一会鸡蛋又从盐水层慢慢地浮了上来,好像一个顽皮的小精灵在蓝水里跳舞呢。看来盐水确实比水重。为了验证这个结果,我又重做了一次试验,结果跟第一次一样。可是,盐水为什么会比水重呢?
在爸爸的指导下,我上网查了有关知识,原来盐水的密度比普通水大,密度越大的液体浮力就越大,鸡蛋的重量比普通水重而比盐水轻,自然鸡蛋就会浮在盐水上而沉入普通水中。一个小小的实验里包含有这么多的知识,看来生活中的科学还真是不少,关键在于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和掌握。
《有趣的实验》 作文(8)
又到了星期五的班会课了,这次由张明叔叔来给我们讲《表面活化剂》,很奇妙哦。
张明叔叔给我们做了一个对比实验。
他先给我们看了一些水的图片,然后提问:“谁能用水吹出泡泡?”“我能,不过我要一根吸管。”王异博信心满满地走了上去。王异博把吸管放入水杯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朝吸管口使劲一吹,水面上便浮起了许多小泡泡,但没过一会儿就爆了。张明叔叔问我们为什么,我们一个个都呆若木鸡,一点思绪都没有。
张明叔叔接着再往水杯中倒了一点表面活化剂,再叫余思成来吹。余思成朝吸管口轻轻一吹,泡泡便直往外涌,仿佛要逃离这个杯子。张明叔叔再次问我们为什么,我们的表情和上次一样——呆若木鸡。
为了给我们弄个明白,张明叔叔又给我们看了一下显微镜下表面活化剂和水的图片。表面活化剂的身子又宽又庞大,头为不规则球体,全身“镶”着“蓝宝石”,看上去很富有;而水的个头咪咪小,身上一块红、一块蓝、一块绿,颜色十分鲜艳,很像破碎的新款魔方。如果把他们俩放在一起,简直就是蚯蚓见狼狗。正因为表面活化剂的密度比水的密度要小,所以才会吹出这么多的泡泡。
张明叔叔还告诉我们,表面活化剂还担任“和事老”一职,每次水和油“吵架”时,他就会去“劝架”。只要在有水和油的杯子里倒一点表面活化剂,颜色会渐渐变成乳白色,水和油会慢慢合为一体。
表面活化剂还有很多奥妙,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分析,就会有很大的发现哦!
《有趣的实验》 作文(9)
星期天,我在树下捉到了一些小蚂蚁,把它们装到瓶子里带回家,仔细地观察起来。小蚂蚁头上顶着两根灵活细长的触角,六只细细的、柔弱的脚,椭圆形的肚子,尾部稍稍向上翘着,不时歪着脑袋,晃动着触角,样子非常可爱。小蚂蚁为什么偏爱吃糖呢,它们还吃其他东西吗?我心里十分纳闷,便决定做一下实验。
我把小蚂蚁们的四周围上障碍物,这时它们如同在热锅上,横冲直撞,团团起来,不久便一只接着一只顺着障碍物纷纷往上爬起来,我用手又把它们推下去,另一只小蚂蚁又想从小洞里爬出去,我迅速地把洞给堵住。然后我把一只受伤的西瓜虫放到了小蚂蚁们的旁边,刚放上不久,两只小蚂蚁就快速爬上去狠狠地咬了西瓜虫一口,其中一只蚂蚁焦急地张望着四周,触角在不停地摆动,我想它应该是在召集伙伴们吧,不一会儿,别的小蚂蚁们都来了,黑压压地把西瓜虫围了起来,不长时间,西瓜虫便不动了,这时我才知道小蚂蚁不仅爱吃糖,还爱吃小虫子。
障碍物挡不住蚂蚁们,西瓜虫也被它们咬死了,我心里有点不服气,于是把几只小蚂蚁放到水里。我发现小蚂蚁的六条腿在水里不停地摆动,身子一会伸直,一会缩成一团,我心里想:在我们看来这只不过是一小盆水,可是对小蚂蚁来说应该是一片汪洋大海吧。我赶紧拿来铅笔放在一只小蚂蚁身边,只见小蚂蚁如同见到了救星,奋力地摇摆着弱小的身子,使劲向铅笔爬去,动作十分吃力,而其它的小蚂蚁呢,只好耐着性子拼命摆动身子,无计可施了。
别看蚂蚁们个头小 ,生命力竟然如此顽强,我真佩服它们。
《有趣的实验》 作文(10)
今天,陈老师说,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陈老师神神秘秘的从背后拿出一个塑料杯,让我们猜一猜今天做什么实验。有的同学说:“是鸡蛋先放在水里在倒上米醋。”陈老师又拿出硬币和水壶,有人说:“是硬币的沉浮。”我还是一头雾水想:这葫芦里头卖的是什么药呢?
实验开始了,陈老师把一个同学的椅子拿到讲台,再把水倒到塑料杯里,水和塑料杯沿高度相等了。这时,老师问:“你们看一看我这一个硬币可是放了魔法的.。”老师把硬币倾斜的放到水里面去,水没有流出来。等到第二个硬币的时候,陈老师问我们大家:“水会不会溢出来。”有一位同学说:“不会。”老师又把第二个硬币放到了水里面,水还是没有溢出来。第四个硬币的时候,一个女同学一不小心碰了一下椅子,水流出来了一点儿,有几个同学垂头丧气的说:“实验失败了。”陈老师只好又重新放满了水。一直到第6个硬币,李湘茹也想试一试这个东西,陈老师就说可以。李湘茹小心翼翼的放硬币。可是,她碰到了水面。到第7个硬币的时候,陈老师问我们:“水会不会满出来。”一半同学说会,一半同学说不会。我看了看水已经高出塑料杯3毫米了,我觉得水应该会满出来。果然不出我所料,水满出来了。
最后陈老师告诉大家,这并不是硬币有什么魔法,只是水的张力而已,使水才没有流出来。
《有趣的实验》 作文(11)
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实验,叫做“鸡蛋在漂浮”。我很好奇:鸡蛋这么重,怎么会浮在水里?我想做一个实验。
我来到厨房,拿出一个杯子,先往里面倒了半杯清水,然后在水里撒了一勺盐,盐慢慢融化了。我把鸡蛋轻轻地放进盐水里,但是鸡蛋沉了。我迷惑地看着鸡蛋,心想:嘿,为什么鸡蛋没有浮起来?是因为我放的盐太少了吗?
尽管实验失败了,我并不气馁。我取出鸡蛋,决定继续实验。我在盐水中加入两三汤匙盐,用筷子搅拌,然后再把鸡蛋放入水中。鸡蛋不稳定地浮了上来,露出了我身体的一半。“实验成功了!”我激动地哭了。
为什么会这样?第二天,我去请教我的科学老师。原来清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鸡蛋沉入水底。如果在清水中加入大量的盐,盐水的密度就会超过鸡蛋的密度,鸡蛋就会漂浮起来。
最初,这是科学。它是如此有趣和神秘。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科学。科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有趣的实验》 作文(12)
“叮零零”,上课铃声一响,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蛋壳都带来了吗?”“带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但是蛋壳能做什么啊?”“做不倒翁吗?”我们窃窃私语。“今天,我们要用这两个半个的蛋壳做一个小实验。做之前,请大家先猜猜,我用这支铅笔朝着蛋壳垂直往下刺,看哪半个蛋壳先破呢?”“口朝下的会先破!”大多数男生手指着那半只蛋壳说着。“口朝上的先破!”我的同桌斩钉截铁地说。很多女生都坐着,犹豫不决……“那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看看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老师叫了一名同学帮忙,他拿着铅笔对准老师手上口朝上的蛋壳,手一放,铅笔落到了蛋壳上,蛋壳没有破。第二次铅笔一落下,但是它落在了老师的手上,然后掉到地上,铅笔芯断了。老师又拿出了一支铅笔,这次她亲自出马,铅笔落了刚两下,口朝上的蛋壳就破了。接着,老师又拿着铅笔对着口朝下的蛋壳刺去。“一下,两下,三下……”我们一齐数着,但是这半个蛋壳就像是穿了盔甲一样,连刺了十几下就是不破。
“Yeah!我猜对了!”同桌高兴得手舞足蹈。“好!下面我请同学们自己也做一做,看看这是不是偶然现象。”“对,你先别得意的太早!”我们可不服气。
我们自己做了这个小实验以后,终于认识到同样的两个半个的蛋壳,用铅笔垂直去刺,因为口朝下的蛋壳受力比较集中,所以比较容易被刺破;而口朝下的蛋壳受力分散,因此就不容易被刺破。难怪我们学校建筑工地里的工人叔叔们都戴着口朝下的安全帽,原来都是一个道理啊!
小小的实验蕴含着大道理,这节课真是有意思啊!
《有趣的实验》 作文(13)
上课时,同学们都在桌前看着书,这个时候老师却拿出一个熟鸡蛋在同学们面前晃了晃。我心想:“老师这是干什么呢?难不成老师早上没吃饭?”各种问题萦绕在我的心头,接着老师开口了:“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做一次有趣的实验,名字叫做‘铁锤锤蛋锤不破’。”老师话音未落,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吵闹中我听见有的同学说:“既然老师说了,那就一定是真的,老师不会骗人的。”就这样我们做了一个赌注,有一方是赌能砸破的,另一方则赌不会破的。
实验开始后,吵闹声才渐渐停息。只见老师一手拿着铁锤一手扶着鸡蛋,下面还垫着一本厚厚的书。我注意到老师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神秘的笑容,同学们的脸都绷的紧紧的,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那个神奇的瞬间。第一次砸的时候,眼看锤子就快要碰到鸡蛋了,老师“搜”的一声拿走了那个鸡蛋,锤子“咚”的一声砸到了书本上。就在我们都疑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开口了:“我想请一位助理来帮助我。”挑选好助理后又开始了第二次实验,和第一次一样,老师这次虽然没有拿走鸡蛋,但在即将砸到鸡蛋的时候老师的手下意识的朝右边滑拉一下,锤子再一次的砸到了书本上。我想老师已经知道答案了。“这是最后一次了。”老师用抱歉的语气说道,最后一次老师用的力气比刚才小很多,但是这次命中靶心。随着“咔”的一声鸡蛋裂开了。
哇!碎掉了!那些说鸡蛋会碎的同学在欢呼着。但老师却说:“大家看到了吧,鸡蛋破掉了,可老师说的是铁锤锤蛋锤不破呀!大家看锤子破掉了吗?”这是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都被这句话所迷惑了。
老师如此用心良苦,就是想借此机会教会我们在一个词语中体会两个不同的意思,并且会把一个词语用在两个不同的句子中,表达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
《有趣的实验》 作文(14)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毁灭了,什么动植物都没有,只剩下一小堆椭圆形的鸡蛋,必须让它站立起来,才能繁殖出其他动植物。
可怎么样才能叫它起来呢?我急得心都快跳出来了,我们议论纷纷。“有了!”我说,“我用地球上剩下的一些盐把蛋神给立起来。”
我们的撒盐官先在桌子上撒了许多盐,盐像士兵一样被归拢在一起。再把蛋神立起来,盐像蛋神的脚一样。可不知怎么回事,蛋神似乎在说:“我就立不起来。”它像一个淘气的孩子一样,我们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把它立了起来。这时,狂风魔来捣乱。他像强盗一样,悄悄地来,想把鸡蛋给吹倒,可是吹不倒,只好灰溜溜地走了。看看别的小组,一个个脸上都是兴奋的表情,比吃了蜜还要甜。同学们有的像中了彩票一样欢呼,有的欣喜若狂,还有的一蹦三尺高……
这个实验,老师告诉我们验证了力量的平衡,在最少的三颗盐下,鸡蛋也能稳稳站住。
《有趣的实验》 作文(15)
这个星期天妈妈教我做了一个实验,她说:“把油倒入清水中,油就会在上面飘着。”我想去验证一下。
先拿出我早已准备好的玻璃杯,往里面倒入清水,接着再倒入食用油,我惊奇的发现:“油和水是分开的,油在清水上面飘着,他们不能溶和在一起。”然后我将洗洁精倒入杯中,用筷子搅拌均匀,我仔细观察,发现食用油和清水竟然溶和在了一起。
我好奇的追问着妈妈:“为什么油和清水溶和不在一起,而加了洗洁精,他们却溶和在了一起呢?”这时妈妈亲切的告诉我:“因为油和清水的密度不同,所以溶和不在一起,然而加了洗洁精就会溶和在一起。”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原理。
以后我要多多做一些小实验,理解其中的原理,这样还可以提高我的作文水平。
《有趣的实验》 作文(16)
今天,在快乐魔方的课堂上,我们的作文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物理课,为什么作文老师会上物理课呢?原来,我们在课上做了一个有趣的物理实验。
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有玻璃杯、小木棒、鸡蛋和食盐,老师先拿来玻璃杯,加满一大半水,再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放进水中的瞬间,胖了一圈,鸡蛋在水里四脚朝天,趴在玻璃里面,就像在晒太阳,接着,老师往水里倒了一勺盐,我迫不及待地盯着鸡蛋,只见鸡蛋在水底纹丝不动,于是,老师又加了4勺盐,老师用小木棒搅拌起来,瓶底像铺了一层雪白的“细沙”,鸡蛋就在“细沙”上舒舒服服地躺着呢!周老师再用小木棒轻轻地搅拌,不一会儿,盐全部消失不见了,去哪儿了呢?原来,是溶解进水中去了,而原本的清水也变得浑浊了,就像蒙了一层轻纱。这时,鸡蛋就像受到了拨弄般,慢悠悠地在水中晃荡,但最后还是挣扎回到了水底。我垂头丧气地想:“鸡蛋怎么还没有浮上水面?是不是盐放得不够?老师急了,一连放了十几勺盐,再搅拌了一会儿,终于,奇迹出现了,迟迟不肯上浮的鸡蛋终于在小木棒的带领下,仿佛在水中曼舞般,旋转着,从水面探出了小脑袋。我兴奋极了,大声喊道:“老师!老师!用木棒把鸡蛋按入水底,看看它还会不会浮上来?”老师用木棒使劲把鸡蛋按入水中,但鸡蛋还是离开了寂寞的水底了。
在看过一场鸡蛋精彩的表演后,我们心中都充满了疑问:“为什么放了食盐后,鸡蛋会浮上水面呢?”周老师看着我们疑惑的表情,哈哈大笑着说:“这是物理原理,加入食盐,水的密度变大了,鸡蛋就会上浮。”接着周老师又简单跟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密度
周老师的“物理课”让我明白了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课堂,只有动手实践,就能发现许多神奇的事情,探索出大自然的奥秘,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便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了。
《有趣的实验》 作文(17)
天上还下着雨,一个人坐在家里看着无聊的电视剧太没意思了,突然,我如箭离弦一般冲到了房间里去。什么,你问我去干嘛?我去拿笔袋和废纸啊。你问我那这些干嘛?哦,我去做一个小事业,叫做“摩擦起电”。
我的笔袋东西也太多了把,怪不得书包越来越重了。我从笔袋里找出了钢笔、塑料笔、直尺、改正带这几样材料。把平时打完草稿的纸撕成了碎片,材料准备完毕,实验开始。
我先用塑料笔做实验。我拿塑料笔头儿在头发上来回摩擦了几次,再把笔放下来。成败在此一举,我小心翼翼地将笔头去吸纸片。一秒钟后,我轻轻地将笔提起,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纸片牢牢地吸附在塑料笔笔头儿上。
之后,我用直尺和改正带分别做了实验,结果像塑料笔那样,纸片牢牢地吸附在上面。前三次都成功了,还有钢笔没做实验。我像前三次那样把步骤都做了,可为什么纸片没吸上去呢?一串串问号从我面前闪过。结合前三次实验,我发现实验成功的主要材料是塑料制品。于是我想,是不是只有塑料制品才能吸起纸片?
查阅了资料后,我知道了。原来有些物体经过摩擦以后能够带起轻小的东西,有些铁制及其它一些物体就没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就被称作是“摩擦起电”。
另外,家里电视上经常会有一些小灰尘在上面,如果您觉得买液晶屏幕清洗液比较贵或者清洗麻烦的话。那么就可以找一根塑料笔,根据“摩擦起电”的原理去吸屏幕上的小灰尘。
小小的实验中也会有这样深奥的原理,我恍然大悟,这个实验真有趣!
《有趣的实验》 作文(18)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这是一节语文课。我们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等待着王老师来上课。
王老师面带笑容走了进来,然而,她手中拿的,不是语文课本,而是两个乒乓球大小的土豆,一只较大的、盛着大约250毫升水的烧杯,一盏酒精灯,一块玻璃板,一个木夹子,还有一个装着清水的透明容器。呀,王老师又玩啥花样啊?
王老师故意卖关子,过了好一会儿,才举起一个土豆,说道:“同学们,如果我把这个普普通通的土豆放在清水里,会怎么样呢?”“真是明知故问,当然是沉入水底啦!”不知谁答道。王老师含笑不语,将那个土豆放入清水中,土豆立刻沉了下去。这有什么戏好看?我们不以为然。
王老师又举起盛满水的烧杯,再神秘地把另一个土豆拿起来,说:“我把这一个土豆放进水中,你们信不信它会浮起来?”“不相信!”我们异口同声。王老师又是一笑,大叫:“睁大眼睛看好喽!”说着将土豆放入水中——“哇!”我们发出了感叹——土豆乖乖地浮在水面上呢,好像在说:我的仰游技术不赖吧!我们大吃一惊,是怎么回事呢?
“我知道!我知道!”小博士阮嘉汇举起了手,“这可能是一杯盐水。在欧洲有一片‘死海’,那片海的含盐量是普通海域的6~7倍,水很咸,几乎没什么生物。盐的密集量大,就比较重,可以把东西托起来!”教室里传出一阵掌声。
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盐水呢?王老师又做了一个实验:用木夹夹住玻璃,在玻璃上滴一些烧杯里的水,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了一会儿,玻璃板上果真出现了小小的白盐。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许多许多。啊,科学无处不在!
《有趣的实验》 作文(19)
“叮铃铃~~叮~咚~咚”上课铃响了,同学们有的奔跑着回到教室;有的依然在嬉戏打闹,有的拿出语文书,准备上课……我也快步回到自己的座位,等待着陈老师的到来。因为这节课,是我最期待的——课。
这时,陈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了教室,拍了拍自己的手掌。我们也安静下来,“盯”着陈老师,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好似下一秒钟,她就会向我们投放一颗炸弹。陈老师一脸严肃,不紧不慢地从粉笔盒里拿出一支绿粉笔,郑重地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大字——“吹气球”,接着转过身来,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名叫“吹气球”班级里顿时像炸开了锅,同学们猜测着:“吹气球?这有什么难的?”“哼!吹气球这件小事,我只要动动手指,不就完事了?”大家议论纷纷,我的脑袋里也装着无数个问号。
就在我们疑惑不解的时候,陈老师神秘地从教室里的办公桌下,拿出一个袋子,接着慢悠悠地从袋子里拿出一个装着不明液体的大瓶子,一个空的小瓶子,还有两个带着夹子的红气球,还不时在我们面前炫耀几下。班上再一次炸开了锅,猜想着陈老师会做什么实验,里面放的是什么?水?气体?我们都不知道陈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见陈老师挽了挽袖子,故作神秘地把大瓶子里的不明液体,小心翼翼地倒进小瓶子里,脸上还摆出嫌弃的表情,接着把其中一个气球套住瓶口,并作出了一个“安静”的手势,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仿佛马上就会发生一件大事。大家紧紧地盯着陈老师,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就在陈老师将气球抬起的那一瞬间,一些粉末便从气球气球中“逃”出,瓶子里的水就像施使了魔法似的,从透明的'颜色,变成了白色,就连那瘦小的气球,也变得膨胀起来,好似鼓起了自己的“腮帮子”,同学们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发生的这一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老师向我们揭示了这个实验的谜底:气球里装的是小苏打,瓶子里的液体是白醋,小苏打里的碳酸氢钠,遇到了白醋里的醋酸钠,反应生成了水、醋酸钠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同学们听了焕然大悟。
哈哈,真是没想到,原来瓶子真的能吹气球,这太不可思议了!我喜欢这个有趣的实验。
《有趣的实验》 作文(20)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个火柴跳舞的实验。一开始,我好奇地问“爸爸,火柴为什么会跳舞呢?”爸爸却神秘的.说“等一下你就知道了。”我按照爸爸的指示,端来一盆清水。爸爸从火柴盒里拿出了一根火柴,又从桌上拿来一瓶胶水,在火柴点火处涂上了一层厚厚的胶水,然后放到盆里。大约过了1分钟后,我对爸爸说“爸爸,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啊?”爸爸没有说话。正当我感到失望,准被走时。
火柴突然从水面站起来,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地跳起舞来,我对爸爸说“看!火柴跳舞了!”火柴连续跳了大约1分钟,它在水面上跳着,不时转转圈,它就像配和着一位无形的舞伴在翩翩起舞。不一会,它就像一个贪睡的娃娃,睡在了水面上,又过了5分钟,火柴又充满了精神,继续跳起舞来,依然跳得那么可爱,那么欢快,那么有节奏感。可是不一会儿它就又倒了,再等几分钟后,它又会站起来跳,如此反复多次以后,火柴就倒下,再也不动了。
我十分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于是,我就请教妈妈。妈妈对我说“火柴头里有磷,与胶水接触后,就会产生一种气体。气体越聚越多,就会使火柴直立起来,气体发挥时,火柴便被带动着”舞蹈“起来。当火柴头最外面的气体挥发完了,火柴也就不动了。过了一段时间,气体又聚起来,火柴便再站起来”跳舞“。当气体全部挥发完后,它就再也跳不起来了。”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不仅好玩,而且还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呢!
编辑特别推荐: 《有趣的实验》 作文(通用20篇), 作文秋600字(合集15篇), 重阳节英文作文(集合3篇), 宽容话题作文(汇总17篇), 冬天作文的题目(集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