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简称犍为一中)创办于1923年(民国十二年)9月23日,经四川省教育厅核准立案,正式建校,时称犍为县立初级中学,校址龙池(今进修学校)。1945年10月,男女生部正式更名为犍为县中学、犍为县立女子中学。1950年9月,两校合一,并址文庙,从此男女合班教学。1953年1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复,定名为“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1966年文革,学校更名为“东方红中学”;1972年更名为“犍为县高级中学”;1980年恢复现名。2004年8月与犍为师范学校整合,仍用原名。截至2014年7月,学校占地62.3亩;建筑面积22563余平方米,学校共有53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3200余人,其中寄宿制学生1800多人。
办学历史
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简称犍为一中)创办于1923年(民国十二年)9月23日,经四川省教育厅核准立案,正式建校,时称犍为县立初级中学,校址龙池(今进修学校)。
1930年招女生,女生部驻龙池书院,男生合校分班行课。
1940年8月,因避空袭,迁校孝姑东岳庙。
1943年1月,学校迁回县城,增设高中班,女生部始迁城南文庙。
1945年10月,男女生部正式更名为犍为县中学、犍为县立女子中学。
1950年9月,两校合一,并址文庙,从此男女合班教学。
1953年1月,学校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复,定名为“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省人事厅任命王文贵为校长。
1966年文革,学校更名为“东方红中学”。
1972年,学校更名为“犍为县高级中学”。
1980年,学校恢复“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校名。
1982年,学校被省教委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
1996年,以优秀级通过四川省重点中学资格验收检查。
1997年秋,学校由城南文庙整体搬迁至城北滨江路畔。
2004年8月,学校与犍为师范学校整合,仍用原名。
2013年12月,经省教厅复核批准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5年8月28日,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整体搬迁项目开工奠基。犍为一中新址设在该县玉津镇铜高村,新校区计划投资2.48亿元,规划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近7.5万平米,可容纳90个教学班,5000多名学生。
办学条件
截至2014年7月,学校占地62.3亩;建筑面积22563余平方米,学校共有53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3200余人,其中寄宿制学生1800多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14年7月,学校投资400多万元修建了11人制曲棍球场和塑胶运动场;组建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和校园网,修建了多媒体教室2间,购置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学生微机室采用专线上网;配备有红外线和电视保安监控系统;学校建有400米环形跑道塑胶运动场,设有100米标准直跑道,跳高、跳远等田赛设施齐备,有标准篮球场4个,足球场,曲棍球场,羽毛球场,塑钢乒乓球台30张。#p#分页标题#e#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7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28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73人,中学一级教师95人,研究生学历53人,(含研修班结业);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15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县级骨干教师20人,县级教学名师3人,拔尖人才2人。
教学模式
截至2014年7月,学校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在各年级开设了音乐、美术必修课,同时建立了声乐、器乐、舞蹈等艺术兴趣活动,加强了“雏鹰艺术团”建设,加强对本校教师和外聘教师的管理。根据学校情况和学生自身特点,组建艺体特长班,设立体育、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在保证文化课质量的基础上,开设专业课,为部分确有艺术天赋与潜能的学生创造条件,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条件。
学校荣誉
截至2014年7月,犍为一中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四川省传统项目(田径)训练基地”、“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家长示范学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卫生单位”、“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和“成都军区国防生源基地”,连续两届获乐山市政府授予的“模范单位”称号。
文化传统
每年举办一次为期一月的“学校艺术节”,以专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班级歌声合唱比赛、语言的艺术专场、校园歌手大赛、现场书法比赛、教工书画展、名家现场授艺、优秀作文展以及综合性的文艺汇演等,集中展示学校师生在文化艺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每年上期举行篮球运动会,下期举行冬季田径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