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二中学简介:
兰州市第二中学,是“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始建于1939年8月,前身是兰州私立志果中学,1952年4月与兰州私立兴文中学合并,名为兰州私立建国中学。1953年4月改为公办,定名为甘肃省兰州第二中学,后更名为兰州市第二中学。校址原为兰州府文庙,校园内坐落的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大成殿(建于公元1345年),已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学校是甘肃省、兰州市两级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重点中学。
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38个,在校学生2100人左右。教职工144人,其中高级教师56名,中级教师64名,硕士研究生11人,特级教师4名,省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35人,兰州市教学新秀20人,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建校近七十年来,学校吸纳千年学府圣地散发出的文化气息,结合时代要求和现代教育理念,生成以“诚正勤朴”为核心的大成文化及以“至诚至正的人文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争先争优的创造精神”为整体的二中精神——大成精神。学校秉持“深化教育改革,严格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原则,弘扬“明德启智,和谐大成”的先进办学理念,以“质量是立校之本,创新是发展之路”为主导思想,以教科研为推动力,聚精会神抓质量。承担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9项,在省内独树一帜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学生各类竞赛屡创佳绩。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朵英贤等,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近年来,曾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获得“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兰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1939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兰州市内多家中学迁建别处,造成一些学生失学。当时兴办公益慈善事业的社团“兰州八社”牵头,在兰州文庙内创办了私立兰州志果中学(即兰州二中的前身)。“志果”是为了纪念清末兰州名流刘尔忻(字果斋)。学校董事会聘请的首任校长,是原兰州一中校友,时任甘肃省临时参议会秘书长、尊孔社理事长、留美矿业学博士、甘肃省教育厅厅长赵元贞先生。
1952年私立兰州兴文中学与私立兰州志果中学合并,更名为兰州建国中学。1953年学校由甘肃省文教厅接管,改私立为公办,更名为甘肃省兰州第二中学,后定名为“兰州市第二中学”。赵元贞继续任校长,直至1974年去世。#p#分页标题#e#
近七十年来,学校吸纳千年学府圣地散发出的文化气息,结合时代要求和现代教育理念,生成了以“诚正勤朴”为核心的大成文化,凝成了大成精神——“至诚至正的人文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争先争优的创造精神”。管理求大成,活动蕴大成,教育要大成,铸就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大成”。学校原为第一批省级重点中学,现为“甘肃省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以“文化立校”为宗旨,确立了“明德启智,和谐大成”的教育理念,学校领导班子锐意进取,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始终坚持以“抓学风,促学业;正教风,成事业”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实施优胜劣汰机制,不断提升教师师德和教学水平;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营造平等、宽松、舒畅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始终倡导教育创新,力求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的延续;始终引导和要求教师经常深入教室,和学生倾心交流,对学生悉心关爱。学校开展养成习惯、文明礼仪、孝敬父母、成才成人等系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