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百色中学简介:
百色中学创建于1905年春,拥有着悠久历史积淀及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桂西地区创办最早的学校,时为桂西最高学府,中学堂建成时,因经费筹集于泗城(今凌云)、百色两地,故定名为泗色中学堂。1919年奉省政府命令改为广西省立第五中学;1929年百色起义胜利、红七军诞生,百色县临时苏维埃政府成立,将学校名改为广西劳动第一中学;1941年改名为广西百色中学。后学校多次更名为百色县初级中学、百色镇第二中学、百色县第二中学、百色市第二中学。1984年经市人民政批准,恢复使用“百色中学”校名,学校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取得了辉煌的教育成果。
是在清朝未年掀起的“废除八股、兴办学堂”的维新浪潮中,在中华民族呼唤“培养人才,挽救危亡”的形势下应运而生,“五四”运动开始时,学校派两名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声援全国青年学生爱国运动。二十年代国共合作时期,左派人士雷天壮,中共党员杨柳溪等人相继到百色中学任教或担任校长,学校领导权一度掌握在进步人士和中国共产党手中,他们公开宣传革命思想,使学校师生受到教育和鼓舞,革命活动在学校得到蓬勃发展。
百色中学学生陈洪涛(后任红七军21师政委、中共广西特委常委之一)、黄松坚(后任红七军21师副师长、广西区政协副主席),在韦拔群同志指导下,边读书边进行革命工作,使百色中学成为右江革命的重要阵地。1929年10月,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百色起义前夕,曾多次到百色中学作政治报告,宣传革命道理。百色中学一度成为桂西乃至广西传播进步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也开辟了桂西地区近现代正规中学教育的先河,成为当时桂西地区的最高学府。
百色中学经历了三个社会,三种制度,饱经岁月风霜,历经创业艰辛。早在“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学校曾派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代表大会,积极投入爱国运动的行列中。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百色中学组织学生罢课,集队游行示威,抗议日英帝国主义的暴行。同时,组织学生深入各商号,检查日货,并将查获的日货集中烧毁,有力地声援了全国的革命斗争。百色起义后,学校被右江苏维埃政府更名为“广西劳动第一中学”,许多学生参加红七军,征战南北,涌现出了许多军事将领,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百色中学校园内,有一幢用红木青砖建成的大瓦房。1929年12月百色起义前夕,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多次亲临这座房子,给学校师生作演讲报告,这座房子后来被命名为红礼堂。礼堂的两侧为两间教室,当年邓小平、张云逸就在礼堂大厅里向学校师生作演讲报告,大厅的左侧墙上还挂着当年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陈洪涛的相片,大厅已成为学校的第二道大门,红礼堂现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分页标题#e#
百色中学以“创一流教学质量,创一流教学水平,创一流教育科研成果,创一流设备,创一流环境”为发展目标,它占地96亩,校舍总面积33186平方米,有4幢教学楼、4栋学生公寓楼、8个篮球场、一个300米跑道的田径场,百色市唯一的校园内标准化游泳池一个、有一幢全市最大的科学馆:集办公、教学、实验、图书、阅览、仪器及电脑、语音、艺术、多媒体教室、考试阅卷系统、波音控制系统等为一体的内设45间功能室;有4幢学生公寓楼位;各种后勤服务设施完整配套,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仪器、电教设备、体育器材配备达到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一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