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民族中学简介:
马山县民族中学创建于1988年8月,坐落于马山县城北面美丽的姑娘江河畔。
学校面向三所壮文双语实验小学招收毕业生,面向全县小学毕业生招收民族班学生,同时负责县城辖区内的小学毕业生的招生任务,服务全县9个乡镇100多个村屯,服务人口数为30万。学校现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仪器室,有地理、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器材室,有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等,有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等18个功能室,设施齐全。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1879㎡,生均12.3㎡,总建筑面积为15613㎡,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为6946 ㎡,生均3.9㎡,学校体育场占地8700 ㎡,生均4.89㎡,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仪器共876个品种,79785件套,品种配齐率为100.3 %,现有计算机142台,生机比12.5:1,配有多媒体设备教室 30个,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班级所占的比例为 100%,有体卫音美器材共114个品种1173件套,品种配齐率为105.5%,有图书75000册,生均图书42.2册。
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养成教育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形成了 “尊师、爱生、明德、守纪”的校训、“团结、互助、拼搏、进取”的校风、“爱岗、敬业、严谨、垂范”的教风和“乐学、勤学、博学、活学”的学风。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抓好队伍建设、狠抓常规管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品德优良、人格健全、基础厚实、善学奋进、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中学生”为办学目标,以“三大举措”(抓教学质量、抓常规管理、抓队伍建设)入手,以关爱教育(关爱自己、关爱父母、关爱老师、关爱同学)为突破口形成教育特色:一是设置民族班教学,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二是招收体育特长生,设有举重、蹦床、技巧、篮球等训练项目,为市区级体校输送优秀体育人才;三是民族文化艺术教育出特色:成立壮鼓队、民族合唱队、学生舞蹈队等。学校还多渠道筹措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创建“美丽学校”,努力推进均衡教育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先后荣获“全区论文评比优秀组织奖”、“区级五四红旗团委”、“南宁市绿化先进单位”、“南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南宁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南宁市文明单位”、“南宁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南宁市五四红旗团委”、“南宁市中小学艺术节器乐、舞蹈比赛银奖”、“马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连续十年荣获马山县毕业班工作“尖子生奖、优胜奖、卓越奖”等荣誉称号。#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