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始建于1958年,地处沈阳市浑南区,是一所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现在一校两址,分为小学部和中学部,小学部占地 31283平方米,建筑面积6883平方米,现在26个教学班,1332名学生,80名专任教师;中学部占地面积66930平方米,建筑面积9471平方米,拥有东、南两个操场,操场总面积为22570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在籍生913名学生,教职工70人,专任教师66人。
办学条件
1.学校管理网络化:建有校园网站.电视演播.闭路监控.远程教育接收系统;
2.校园环境花园化:区绿色学校,市绿化先进单位。
3. 学生住宿公寓化:公寓化标准的学生住宿楼,现代化的学生餐厅。
4.学生学习信息化:教室配备有电脑.电视.液晶投影仪.实物展台,具有网络教室功能;
5.教师办公电子化:拥有电子图书馆.电子资源库.电子备课室,实现资源共享,网上备课;
6.学科教学专业化:拥有美术.音乐.舞蹈.琴房.劳技.多媒体.理化生等专用教室,全部实现网络化教学。
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确立校徽.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编写校歌.校史,修建校史树.校史展室.校标雕塑传承学校文化。校园形成四楼四路,四楼为:知味堂.省身楼.竞芳楼.成思楼;四路为:行知路.伯苓路.永新路(新教育之路).未名路。
2.人文环境:让每一堵墙都说话,让每一件物都发言,让每一个教室都成为学生作品.思想表达的窗口。
3.书香校园:设立电子图书馆.办公室图书角.班级图书柜.家庭图书架,让读书成为师生的文化自觉。
4.形象标志:设计学校形象图标,确立校史树.校花.吉祥物等,开发学校办公用品和学生用品,让校园文化的内涵体现在学校的时时处处,用学校的形象标志诠释学校文化内涵。
2007年9月6日,《中国教育报》以《在文化的‘共性’中彰显‘个性’》为题对该校学校文化进行了专题报道。
特色教育
1.足球特色教育:学校开展足球特色教育始于1988年,经过十几年发展,学校女子足球代表队先后与沈阳金德足球俱乐部.辽宁中巴足球俱乐部合作,成立学校女子足球俱乐部,开发了足球校本课程。学校女子足球代表队19次获得东陵区比赛第一名,15次获得沈阳市比赛第一名,2次获得辽宁省中学生足球比赛第三名,并为天津二队输送了6名球员。现学校被命名为全国百所足球学校。2004年《沈阳日报》.2005年《沈阳教育》.2006年4月16日《现代教育报》.2007年《辽宁教育》先后进行了报道。
2.劳技特色教育:学校劳技特色教育始于2000年9月,通过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引进“名”.“优”.“新”实验品种,建立现代化的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已经形成实验区.种植区.养殖区.果园区四个功能分区,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技术教育校本课程。现学校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被命名为中科院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为此,2003年9月11日,《沈阳日报》头版头条以《乡村办学辟新径》为题进行了重要报道。#p#分页标题#e#
3.艺术特色教育:与沈阳悲鸿美术学校成为合作校,开展学校美术特色教育;与东陵区少年宫合作,开展学校音乐特色教育,组建了二胡队.古筝队.电声乐队.军乐队.合唱团.民乐团等第二课堂活动社团,由少年宫专业教师定期到学校开展活动。
4.文化特色教育:开展学校文化特色教育,建立校史教育基地,推出《学校文化宣言》.《学校文化传承》.《学校文化是怎样炼成的》系列学校文化丛书。
办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和内部管理的不断加强,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先后推出了《学校章程》、《学校教育漫话》、《一所学校的教育思考》、《学校质量管理手册》、《学校文化传承》、《学校文化宣言》、《艺术教育百部作品集》等共计16本教育教学成果丛书,其中《学校文化是怎样炼成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等书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学校先后成为“沈阳市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单位”、“沈阳市平安学校”、“沈阳市优秀家长学校”、“沈阳市文明单位”、“东北大学信息化教育实验校”、“中语会创新写作教育与研究课题先进实验校”、“辽宁省小作家协会重点学校”、“辽宁省电子图书馆示范学校”、“辽宁省农村标准化学校”、“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实验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课题实验校”、“全国百所足球学校”、“中国西部顾问单位”、“中国教育管理行政科学大会会员单位”、“中国第三届教育家大会特邀嘉宾”、“全国创新管理模式学校”、“全国创新管理示范学校”、“全国创新管理品牌学校”、“全国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