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怀疑感染怎么治疗,以及关节置换怀疑感染怎么治疗好对应的知识点,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 关节置换感染的症状?
- 关节置换手术后怎么确定是不是感染了?
关节置换感染的症状?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最直观的症状应该是表面皮温升高,关节肿胀和静息痛。所谓的静息痛是你躺在床上,或者坐在凳子上的时候,关节也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一些疼痛。当然还会出现一系列血化验上的异常,比如,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增高,部分病人急性感染,还会出现血常规里白细胞增高。
关节置换手术后怎么确定是不是感染了?
关节置换手术在生活中是越来越多见,一些关节产生病变已经影响了正常的行走的时候,患者就会选择进行关节置换手术,但是,关节置换手术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如果在进行完关节置换手术后,不细心护理,遵从医嘱,是很有可能会发生感染情况的,那么关节置换手术后怎么确定是不是感染呢?#清风计划#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关节置换手术。
关节置换手术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将关节全部除掉,换上一个假的关节,它是将关节切开,然后去除病变的关节软骨及其下方部分骨质或者滑膜组织,将关节囊松懈,最后将预制好的关节假体放在骨表面或者内部,然后缝合关节,手术完毕。这种关节置换手术,只是切除了病变的部分,保护了关节的正常部分,达到了治疗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的话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那要怎么确定进行完关节置换手术是否感染呢?
首先,关节置换手术后是否被感染,可以看它恢复期间是否有异常的情况。
一般如果患者做完关节置换手术后是要好好休息康复的,康复期间,关节是会存在肿胀的现象,但是一般会慢慢消退的,这个时间有长有短,短的数周,长的数月。不过,如果患者在做完关节置换手术后在早期的恢复期间,患者的关节出现持续肿胀不改善甚至加重,而且有时候还是急性关节肿胀再次出现,伴有疼痛和发热的情况,这很有可能是在手术后感染,从而出现这种情况。
还有一个典型的异常症状就是有关疼痛的问题,我呢,手术患者比较严重的疼痛在术后的一周内一周以后会逐步的缓解,在医生使用镇痛药物辅助的情况下一般来讲6周不到8周这种疼痛就会比较轻了,一般来讲术后三个月这种疼痛就基本上消失了,如果这种疼痛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的话就说明关键那是有一定的问题,最常见的可能就是一些低毒性的感染。
其次,要想确定感染,还要借助辅助检查,就是所谓的客观证据。
如果我们怀疑感染的话会对关节做一些初步的检查,比如说x光片,看看骨头有没有溶解的现象;抽血查白细胞,血常规,血沉以及降钙素原等各种炎症指标。ECT全身骨扫描也是比较常用的一些 *** 。另外还有一个在各种指标都不能确认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一些关节穿刺,看一下关节液的一些常规,生化以及细菌学培养的结果来辅助我们做一些判断。
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目前的诊断上还是存在很多困难,全世界各个国家包括一些国际上的组织都制定了一些感染诊断的一些指南和流程,我们国内也做了这方面的一些指南。但是目前来讲典型的感染相对容易诊断,但很多感染是不典型的,这个就需要我们非常仔细的去判断,需要借助很多辅助检查。
这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身体疼痛的状况,可以使用镇痛药物来减轻疼痛的症状,但是要根治还是要到医院去进行检查,确认病情再对症下药。关节置换手术早期急性感染的情况是比较明显,但是晚期的慢性感染情况是不怎么明显的,因为在关节置换手术后晚期感染的时候患者的身体是不会出现非常严重疼痛感的,而且大部分患者的身体会也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而且患者身体的白细胞数量也可能是正常,这个时候需要患者细心观察自己的身体或者到医院去进行检查才会发现是术后感染,所以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晚期感染是比较隐秘的,需要病人到医院去进行检查才能确诊。
一般来说,如果关节置换手术后发现有感染,大部分培养出来的致病菌耐药性都比较强,所以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治疗比较困难。通常来说,患者在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几个月内是比较容易被细菌感染的,更早的可以是在手术后两周,更晚的可能会在手术后几年才会发现。
关节置换术是指采用金属、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
但关节置换术后就不代表着能一劳永逸了,术后骨科医生最害怕的并发症,就是置换进人体的关节感染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假体周围感染!
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是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的并发症,不论对于膝关节置换还是髋关节置换,假体周围感染是:
① 初次手术早期失败(<5年)的首要原因,
② 是翻修手术失败的首要原因,
③以及初次手术失败的第三大原因。
而过去存在的现状是,缺乏对于假体周围感染特异的诊疗 *** ,临床医生常常难以形成统一的假体周围感染诊疗标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2013年的国际共识会议(International Consensus Meeting, ICM)中,来自骨科、感染科及其他多学科代表对参与了讨论,形成了著名的费城共识,并广泛用于临床。
2018年的第二次ICM会议以之一次ICM会议为基础,并根据前次会议代表的意见提出更新意见,旨在改进前次成果。
达成这一共识一共历时2年,包括869位代表,评估了超过3000个议题,最终在2018年10月发布了第二版ICM共识。
本文针对共识中的其中一篇英文文献,给大家科普一下在早期诊断和治疗假体周围感染中,你可能存在的疑问!
1、建议对假体周围关节患者进行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检测
建议强度:强
首先很多人都很疑惑,为什么住院之后抽这么多的血做化验?
对于大部分的手术前患者,抽血化验是排除手术禁忌症的一个过程。
而对于考虑可能有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ESR跟CRP这两个指标是反应体内是否存在感染病灶的指标。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两者的特异性不高,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升高了,可能提示假体周围有感染,而并不一定就是假体感染导致的!
2、对于伴有血沉和/或C反应蛋白异常的患者,建议完善膝关节穿刺。建议把穿刺液送去做微生物培养、滑液白细胞计数及比例分析
建议强度:强
对于关节置换术后怀疑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而ESR跟CRP两者都有升高,则考虑不排除感染的可能性,这个时候一般医生会要求行膝关节或者髋关节的穿刺抽液,目的就是抽出关节内的液体,送去做细菌培养,同时性关节液细胞计数,有利于感染诊断的明确。
培养出了特定的致病菌,抗生素这个也好选择用药!
3、当之一次的膝关节穿刺结果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可能性存在差异的时候,建议重复行关节穿刺操作。
建议强度:中等
有些患者可能会面临不止一次的打针穿刺,这个有时候是很痛的!
那为什么前天才穿了,今天又要穿呢?
临床上存在一种说法就是“假阳性”跟“假阴性”,也就是说,培养出细菌不一定就是真的致病菌,而有可能是操作过程中污染所导致;而没有培养出细菌,也不能保证是不是就真的没有细菌,有一些细菌培养天数可能有独特的要求!
因此,如果有必要的话,行第2次甚至第3次的关节穿刺,结果可能会准一点!
4、建议患者在关节培养前至少两周,停止使用抗生素。
建议强度:中等
做关节穿刺前,如果患者已经自己或者在其他医院使用过抗生素了,那么有可能会影响关机穿刺的准确性。
想想都知道呀,细菌已经被杀了一部分,又没有完全杀死,培养出来的结果不一定准确的!
5、无法推荐或者反对CT及MRI作为假体周围感染的一种诊断测试
建议强度:不确定的
CT和MRI是目前骨科检查中非常重要的两种手段,价格也贵!
但并不代表者价格贵就是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好办法。
对于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一般不推荐也不反对使用这两种检查方式。
6、对于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可能性较低的患者以及对于确诊了假体周围感染准备手术的病人,术前不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抗感染!
建议强度:中等
换句话说:就是在怀疑假体周围感染或者是已经确认了假体周围感染,但还没做手术的患者,一般不建议手术前使用抗生素治疗。
因为手术前使用抗生素没用!不可能完全杀死附着在假体上的细菌微生物,只有手术彻底清创后使用抗生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7、建议在对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时获得多次培养。
建议强度:强
准备对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做手术了,这也是我们临床上说的“翻修手术”。手术中应该尽可能的多选一些看着很像感染的病灶,送去化验,争取培养出准确的致病菌。
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非常严格,这个结果应该是最可信的!
因此,关节置换术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术后万一假体周围感染了,一般保守治疗,打消炎针是没用的,只有确证之后,再次手术才可能控制住感染!
码字不易,烦请转发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节置换怀疑感染怎么治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节置换怀疑感染怎么治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